武狀元的出現,極大的刺激了一批與單道真年紀相仿的年輕人,他們也想與單道真一樣,一朝得勢,功成名就,飛上九天化作真龍。
這是其一。
其二,透過武狀元選拔,更讓天下人看清楚了楊廣現在的真面目,他的號召力,變得越來越強!一句話,就能引無數人在其後追隨。
至於第三點,也是最後的一點。
還是楊廣的這份新軍規。
以往的大隋軍中,其腐朽程度比朝廷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誇張的說,這些隋軍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混吃等死之輩,更不用說還恃強凌弱,各種強取豪奪了,儼然一副兵痞的模樣。
而且軍中的升遷制度一片混亂,大多掌控在那些上層人士的手裡,正常來說,那些會溜鬚拍馬的人,升遷的會非常快,而不擅長此道的,即便在戰場上再怎麼拼命,也很難得到升遷的機會。
更糟糕的是,無權無勢的小兵,往往還被當成炮灰,需要時就讓你為大隋賣命,不需要時放置在一邊,無人問津。
試問,這樣的隋軍,誰願與之為伍?
眼下,楊廣推行的新軍規,從根本上改善了這種現象,不光重新制定了每個士兵每個月能夠領取的軍餉,並且還嚴格保證,軍餉的發放擁有最大的優先順序,甚至比官員的俸祿發的還要更早。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保質保量,概不賒欠。
新軍規甚至細緻到了,連士兵的一日三餐,還有換季衣服都有相應的標準,可以說一切都基於底層士兵考慮。
一旦參軍,將會得到全方面的照料,包括戰死後的撫卹金,還有每逢大戰前的激勵金,都有明文規定。
如此一來,士兵們再無任何後顧之憂,只需在戰場上奮力征戰,勇力戰功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全新的升遷制度,也沒有讓眾人失望,處處透露著驚喜。
從此之後,軍中所有的升遷,不再是掌握在某一個人的手裡。楊廣稀釋了那些將領們的絕對任免權,採取戰功積累制,也就是說,戰功達到一定程度,自動晉升。
戰功立的多,一個伙頭兵,幾年下來,都有可能在軍中升至中層管理者。
當然了,想要獲得戰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有可能直到戰死,都還只是一個兵卒。但這種升遷制度的出現,畢竟給予了眾人盼頭,讓他們見到了升遷的希望。
正是在楊廣這一步一步有條不紊的推進下,這才讓大隋這次的徵兵,顯得如此轟動,幾乎成為了大街小巷老百姓們熱議的話題。
有熱度,就會有無限多的好處撲面而來。
各大軍營迎來了空前的報名熱潮,其規模比之武狀元報名的時候都要來的更為誇張,直讓那些將領瞠目結舌。
要知道他們從軍數載,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兵源絡繹不絕的盛況。一時之間對楊廣佩服的五體投地。
江都行宮之中。
楊廣枕在蕭皇后的玉腿上休息,身前還放著各大軍營遞來的摺子,他剛剛才看完,此刻心情愉悅,暗呼過癮。
以往大隋缺兵缺糧。
在經過他大刀闊斧的改革後,不缺糧,也不缺兵了,按照來護兒等人的初步估計,等到這次徵兵結束後,大隋可能會因此得到二十萬左右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