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在行宮之中,自然不怕屠隋背地裡偷襲,可一旦屠隋轉移目標,對付大隋的其他人,那就比較棘手了。
朝中的文武百官,還有剛剛加入大隋的瓦崗寨,每一個人對於大隋來說,都無比重要。
哪怕有一個遭遇了暗殺,楊廣都無法容忍。
思來想去,即便會在朝中引發一系列的軒然大波,楊廣也依舊毫不猶豫的擬了一道聖旨,通知文武百官近來一段時間,不要輕易出府,哪怕真的有事要出門,也必須隨身帶上一批護衛貼身保護。
在聖旨中,更沒有隱瞞屠隋那三千精兵的事情。
不過,當這道聖旨頒佈之後,群臣的反應,卻讓楊廣大跌眼鏡。
此事所帶來的熱度,竟還比不上楊廣在醉風樓擒拿紅蝶老祖一事。群臣明明收到了聖旨,然而,卻沒有一個刻意關注此事,顯得要多平靜就有多平靜。
驚奇之餘,楊廣還專門將來護兒喊入宮中詢問了一番。
“來護兒,在知道屠隋帶著三千精兵潛入江都之後,這些文武百官,怎麼好似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一般?這是什麼鬼?”楊廣像個好奇寶寶似的。
來護兒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陛下,你在江都行宮之中,有些事情你接觸不到,因此,才會有此一問。但倘若你接觸到了,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哦?具體是一些什麼事情?”楊廣又問。
來護兒笑著解釋:“大隋的這些官員,包括末將在內,幾乎隔一段時間便會遭遇刺殺,對於我們來說,此事就像吃飯喝水那般平常。”
“反過來說,要我們忽然有一段時間沒遇到刺殺了,那反而還會有些不適應呢!”
“竟有這種事?”楊廣瞪大眼睛:“大隋的官員,處境真的有這麼慘嗎?”
“還行。”
來護兒道:“因此,在大隋當官員,真需要莫大的勇氣,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
“好吧……”
楊廣暗自咂舌,看來他以前對於群臣的私人生活,確實缺乏關心,在他們看來極其尋常的事情,自己卻直到現在才知道。
不過,這反而讓他鬆了口氣。
既然不用擔心群臣會遭遇不測,那屠隋以及他的三千精兵,給大隋帶來的影響,就會愈發有限了。
“陛下與其關注江都境內的事情,不如多多關注一下前線的戰況,眼下司馬德戡還有秦叔寶等一行人,應該快要抵達江南境內了。”來護兒道。
楊廣卻挑眉道:“怎麼,李淵那邊有所反應了?”
“李淵那邊倒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不過這兩天好像有一支李淵大軍,正在江都邊境處蠢蠢欲動,不可不防。”
楊廣一臉的無所謂:“不用慌,那只是在試探而已,因為李淵現在還無法確定,朕是不是真的要攻打江南,否則的話,就不是在邊境蠢蠢欲動,而是直奔江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