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很簡單。
如果李世民真的不摻和他跟大隋之間的事情,那麼就不必派房玄齡來談判。
而大隋如果真的想打洛陽的話,也無需收下他送去的禮物,然後還讓以裴蘊、李拭為首的談判團,費這麼大力氣進入洛陽。
由此可以看出,現在外邊傳的那些訊息,基本都是聳人聽聞,當不得真的啊……
不管是大唐,還是大隋,依舊是賊心不死,想要吞併他的洛陽城!
正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在面對這兩個談判團的時候,王世充滿腔怒氣,雖說沒有心一橫直接下殺手,但卻把他們全都放置到一旁,概不接見。
使得裴蘊、李拭,自打第一次與王世充見面,與其進行過簡單協商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而且,無論他們怎麼提出抗議,王世充那邊,都沒有半點反應,儼然把他們當成了是空氣。
至於房玄齡那邊,同樣如此。
氣的這位大唐文臣,站在王世充的行宮外邊,破口大罵了足足半個時辰,最後,被王世充命人拖進茅房裡足足關了三天三夜,才把他放出來。
經過此事後,談判團的人也差不多可以看出,這王世充是不太想跟他們好好談了,說白了,就是大唐的陰謀被拆穿後,王世充不著急了,他認為自己還是能跟以前一樣,好好當一個土皇帝。
除非外邊的風向,又有所轉變,不然的話,他根本不用在意大唐或者大隋會貿然來攻打洛陽。
然而,他卻還是低估了楊廣的暴脾氣。
當看完了李拭和裴蘊送回江都的密信之後,楊廣一下子就變得憤怒至極。
這王世充,也未免太過自信了吧?
李世民之所以佈置這一陰謀,其主要用意,還是為了引發王世充的恐慌與不安,從而主動投身於大唐的懷抱之中。眼下,王世充不光不給大唐面子,甚至連大隋的面子都不給。他真以為,沒人敢攻打洛陽?
沒錯,楊廣確實對李世民頗為忌憚,擔心在自己攻打洛陽的過程之中,李世民會暗搓搓的使壞。
但也僅僅只是忌憚而已,他從來沒有說過,自己不敢打洛陽。
而今,王世充這個大隋的家奴,在外上躥下跳,不管別人能不能忍,反正楊廣是忍不了了。
於是,在收到密信的第二天,楊廣就沒有絲毫猶豫的直接下達了向洛陽出兵的命令。
而且,既然要打,那就得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千萬不能讓長安那邊提前有所警覺。那樣的話,出兵過程之中,就會橫生一些變數。
對於楊廣的這一決策,朝堂上下議論紛紛,有人支援,有人反對,也有人保持中立,朝會上,眾人吵的不可開交。
至於楊廣,在沉寂了幾個月之後,又一次向眾人展現出了他強勢的一面,直接一言堂,使得攻打洛陽一事,直接開始實施。
三天之後,大隋方面,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了十餘萬重兵,由楊廣親自率領,浩浩蕩蕩的奔赴洛陽。
說起來,這已經是楊廣第二次真正意義上的御駕親征了。
當收到楊廣提前發出的密信,讓李拭和裴蘊提前從洛陽城之中秘密撤出來之後,大隋重兵,終於是兵臨城下,將洛陽城圍了個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