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算相逢一場,又是順路,拒絕捎人家一段路這種事兒,張偉幹不出來,於是便帶著了方朋興一起去影視城附近。也虧得張詩嵐租的車是一輛GL8,後排空間夠大,要不然還真放不下方朋興的行李。
從橫電客運站到貴賓樓也就三四公里,當車開到“清明上河圖路”準備往“秦清路”拐的時候,坐在最後面的方朋興開口要下車。
由於方朋興行李很多,張偉便下車幫忙,在幫著方朋興摞行李的時候,方朋興突然道:“張偉,我能加你個微信不?”
“當然可以。”張偉掏出自己的手機讓方朋興掃了一下。
方朋興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看你有經紀人,而且一來就要見導演跟製片人,肯定是個大人物,圈裡的人脈一定也很廣,要是今後有哪個劇組需要角色的時候記得喊我一聲,哪怕沒有臺詞的那種也行,我不挑活。”
聽到方朋興略帶羞澀提出這樣的要求,張偉也沒有解釋自己不過是玩票,只是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方朋興見到張偉答應下來,很高興,拿出兩個掛鉤皮帶,把自己的行李紮好,拉著小車開開心心的離開了。
張偉再次上車,張詩嵐笑著問道:“這個人挺有意思的,簡直就是個奇葩。”
想起剛才方朋興那件三四年前的流行款大衣,袖口和領口都有些磨損了,再想想他連十幾塊的打車錢都要節省,看來生活方面也比較拮据,遂說道:“也是一個追逐演員夢的人,不容易。”
到了賓館,張偉回到自己的房間喝了點水,坐在沙發上拿出木頭和刻刀,繼續用雕刻來打發時間,鍛鍊自己的技藝。
不多時,張詩嵐便來敲門,手裡拿著一套罩起來的西服和一個紙質的大袋子,進了屋便把西服給掛了起來,紙袋也放到了地上,當下袋子剛要說話,無意中看見桌上放著一個木雕,好奇的問道:“這是你雕的啊?”
“嗯,剛剛學習。”
“怎麼想起來學雕刻了?”
“我發現雕刻可以磨鍊一個人的性格,所以想學習雕刻來使自己的性格變得沉穩、耐心一點,現在的我又是辦事兒容易急躁。”
張詩嵐吃驚的看著張偉,說道:“木雕可不是那麼好學的,這是要看天賦的。”
張偉一臉無所謂的說道:“我又不指望成為什麼雕刻大師,只是單純的培養一個興趣愛好而已。”
“好吧,我倒是覺得你應該培養一下看書的興趣愛好,起碼你也看點表演方面的書籍,提高一下專業水平吧,萬一將來有人想讓你演電影電視劇,你演技不過關可不行,你可不能當那種靠臉刷IP的小鮮肉。”
“我說你的野心不小啊,這歌壇我還沒怎麼地呢,你這就想著讓我演戲了。”
張詩嵐翻了張偉一個白眼,說道:“人要是沒點野心跟鹹魚有什麼區別,本宮既然要做經紀人,那就要做到頂級的,我一定要把你給捧紅,紅得發紫,讓你能夠音樂拿到格萊美,影視拿到奧斯卡才能證明我的能力。”
“喂喂喂,你可別亂立flag,說句你不愛聽的話,老子的音樂也好,表演也好,未必非要讓老外認可才代表有成就。”張偉有點憤青。
張詩嵐道:“我就是打個比方嘛,再說了,不是我崇洋媚外,老外的一些獎項相對要比國內、香江和臺島那邊公平一些,主要是看本事,而不是看人脈。”
這句話張偉倒是反駁不得,國外多數時候看的是你有沒有能力,而不是看你的背景和人脈,不是說背景和人脈不重要,而是人家首先要看的是你個人的能力,的確是做到了相對公平。比如說你在華夏寫一篇《我的市長父親》的作文,起碼能在市裡面拿個第一名什麼的,你要去米國,你就算寫一篇《我的總統父親》,人家評委會或雜誌社覺得你文學水平不行,你什麼獎也拿不到,這是東西方的文化造成的,很難改變什麼。
張偉被說的沒詞兒,便拎起了手裡的西服問道:“這個是什麼情況?”
“噢,你晚上要出席正規場合,所以我在附近一家專賣店給你買的,你試試看合身不?紙袋裡面有皮鞋、襪子和領帶。”
張偉聞言也沒在意,問道:“這衣服多少錢,回頭我給你報銷。”
“問錢幹嘛,就當我送你的新年禮物了。西服是紀梵希的,我看他們那個刺繡的衣領很有特點,你穿上之後應該很有典雅的氣質,你先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