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 散盡千金為山水 第六章 緬甸之行

六月份中旬的緬甸,氣候炎熱,張偉跟劉楠帶五個人下了飛機,一股熱浪就撲面而來,溼熱的空氣讓張偉和劉楠很不適應,尤其是劉楠,走下了飛機的舷梯,渾身就出了一身汗,有點發黏,讓劉楠很難受。

劉楠不是第一次來緬甸,所有的一切都早有安排,出了機場,便有人接。

鑽到了帶有空調的車裡,劉楠頓時覺得渾身舒泰,說道:“哎呀,爽,可算是活過來了,你說說,就這天氣要是沒空調,可怎麼辦啊。”

張偉對緬甸的溼熱氣候到沒有那麼敏感,說道:“楠哥,我看你要加強鍛鍊了,你看你這汗出的。”

“可拉倒吧,我要是能把這身膘給減下來我就不是我了。”劉楠靠著座椅上,抽出紙巾擦了擦汗,又到:“小呂,你帶一輛車留機場,接到徐總直接去酒店跟我們碰頭,我得先去酒店洗個澡。”

張偉問道:“不等徐哥了嗎?”

“等他?他要下午三點才能到,等個毛線,咱們先走。”

副駕駛上劉楠的助理答應一聲,便下了車,一名保鏢上了車,用緬甸話讓司機開車去酒店。

張偉是第一次來緬甸,也是第一次來到曼德勒這個緬甸第二大城市。坐在車上向窗外看去,經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佛塔,入目的建築大多不高,這座城市整體看上去很像國內的一些縣城,不過曼德勒的面積比華夏的縣城要大一些就是了。

汽車行駛在曼德勒的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隊隊僧侶託缽赤腳在街邊靜默而行,這一幕看的張偉嘖嘖稱奇,向身邊的劉楠問道:“楠哥,這些和尚成群結隊幹嘛呢?”

劉楠道:“化緣啊,這些和尚跟咱們國家的和尚不一樣,他們現在化完齋飯,必須在中午前返回寺廟吃完,從中午開始就不能在吃東西了,只能喝水,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點才能再吃飯。你看看他們,是不是一個個都乾巴瘦的,那像咱們國家的和尚,一個個吃的肥頭大耳的,那有出家人的樣子。”

在緬甸這個篤信小乘佛教的國度,有百分之八十多的民眾信奉佛教,所以僧侶在這個國家很受尊重,甚至緬甸的男人在10歲至14歲後,都必須要出家一次,這樣才能獲得大眾的認可,承認其已經成人,直至還俗之後才能結婚。這也是為什麼在緬甸的大街小巷甚至偏遠地區,都可以看到眾多的佛塔、寺廟和身披僧袍的僧侶。

看到張偉對此地文化有興趣,劉楠便說道:“曼德勒市有緬甸最大的寺廟,叫‘馬哈伽納揚僧院’,那地方熱鬧的很,今天時間來不及了,等到明天吧,我帶你去見識見識那個僧學院的‘千人僧飯’,看著壯觀的很。今天下午先帶你去烏本橋、曼德勒古城和曼德勒皇宮轉轉。”

酒店房間是提前一個月就定好的,每年到公盤開幕的時候,曼德勒市的酒店業就會迎來一年之中的“盛宴”,如果不提前訂好房間,很可能會面臨找不到酒店入住的情況,而不得已入住當地一些民居臨時改的家庭式旅館。在緬甸大多數酒店的條件都很一般,更不用說家庭式旅館的居住環境,有些家庭式的旅館別說空調,就連洗澡的淋浴都沒有,條件很艱苦也就算了,關鍵是安全性也不可靠。

在當地最好的一家酒店辦理了入住手續,劉楠就急匆匆的去洗澡了。張偉來到自己的房間,看著這家被劉楠稱之為三星級的酒店的房間,張偉有點明白臨行前,劉楠所說的條件差是什麼意思了,因為這房間的陳設和物品也就跟國內的一些快捷酒店差不多,除了房間大點,再也沒啥別的優點。

張偉雖然沒有出汗,也快速的沖洗了一下,換上一件寬鬆的衣服就躺在床上等著劉楠來叫自己。

不多時,房門被敲響,劉楠換了一身T恤加大褲衩的形象出現在張偉門前,說道:“走,哥帶你去嚐嚐緬甸菜。”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在飯菜的口味上也多種多樣,不過總結來說,所謂的緬甸菜,大多都是炸出來的,而口味偏重,以酸、辣、鹹為主,這可能為了更下飯,因為緬甸普通人家都比較窮,往往是少菜而多飯,味道重一點也便於下飯。在緬甸,似乎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炸著吃的,緬甸人喜歡在食材上掛上麵糊去炸,什麼洋芋、玉米、花生、蝦、肉都能這麼掛麵炸了之後吃,甚至就連香蕉也是這個弄法兒。而燉煮類的菜多以咖哩為主,還有就是一些小吃,多以華夏、泰國、印度和西歐為主,再有就是主食了,什麼米飯、米線、豆粉之類的東西。值得一提的是,緬甸的米線味道還是不錯的,雖然也以酸辣為主,但還算符合華夏人的口味。

午飯並不是在酒店裡吃的,劉楠帶著張偉來到一處類似小吃街之類的地方,邊走邊吃,劉楠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就吃飽了,再次出了一身汗,便找了一個小店,要了一份冰激凌解暑,而張偉則在此處與劉楠分道揚鑣,繼續順著小吃街走下去,愣是把小吃街吃了一個對穿,才算是填飽了肚子,返回來找劉楠。如果說緬甸的吃食給張偉留下什麼印象的話,除了便宜之外,並沒什麼令人稱道的地方,這或許是華夏人的通病,華夏人甭管在任何一個國家,最思念的除了親人,下一個一定是家鄉的美食。

二人和暗處兩名保鏢返回了酒店稍事休息後,劉楠便帶著張偉去了曼德勒的幾處著名景點逛了逛,到了下午三點多,徐海東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詢問二人在什麼地方,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後,便與二人匯合一處,一起又遊覽了烏本橋。

在烏本橋看落日是一個不錯的景緻,漫步於這座世界最長的柚木橋上,看著夕陽將海面映成一片金紅,橋、船與若有若無傳來那緬甸語的歌聲,會讓你有一種置身於畫中的感覺。一千二百米的橋長走下來,彷彿有一種魔力,讓你不知不覺的就感受到一種寧靜與悠遠。

天色漸暗,三人坐車回到酒店,長途跋涉加上半天的遊玩已經讓人疲憊,隨便吃了點東西,三人便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趁著涼快,劉楠又帶著張偉和徐海東先前往了曼德勒市珠寶交易市場,翡翠公盤便在此處舉行,此時公盤要後天開始,劉楠只是先帶從沒有參加過公盤的張偉和徐海東熟悉熟悉環境,順便過來到代理人公司把三人和保鏢的入場證給拿到手。

緬甸公盤1964年3月舉辦第一屆公盤,也叫做緬甸翡翠玉石毛料公盤、緬甸珠寶交易會。是由緬甸中央政府礦產部直接管轄,組委會為常設辦事機構。緬甸政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將翡翠等礦產資源收歸國有,開始每年舉辦一屆翡翠玉石毛料公盤,其目的是為了堵塞稅款流失,使翡翠等稀缺資源為國家創造更多收入。起初,這種方式對於緬甸各地掌控翡翠資源的武裝軍閥而言並沒啥卵用,這些勢力該走私的照樣走私,軍閥們即便參加了公盤,也不會拿出自己最優秀的原石來交易,而是希望結交一些大客戶,私下進行二次交易。不過隨著幾次私下交易被爆出有客商人財兩空,被軍閥給搶劫了,國際客商們對於這種私下交易變得不信任,才使得公盤交易越來越被認可,成為全球最大的珠寶交易會。

拿到了入場證,徐海東道:“楠哥,我聽說辦這玩意兒還要錢的,多少錢?我轉給你?”

“這是保證金,到時候就退了,你轉個毛線。”

“呃……我這不是不懂嗎?”徐海東撓撓頭,又道:“聽說這附近就可以買到翡翠原石,要不咱們去看看?”

劉楠道:“拉倒吧,不用去,大部分都是假的,都是本地人借公盤的機會以次充好來騙人的。這會兒時間差不多了,哥哥帶你們倆去馬哈伽納揚僧院見識見識‘千人僧飯’。”

“‘千人僧飯’?啥意思?吃飯嗎?有點早吧。”徐海東疑惑的問道。

“去了就知道了。”劉楠帶著二人上了車,向緬甸最大的馬哈伽納揚僧院而去。

九點多汽車穿過了許多狹窄的街區,車開到一個寬敞的院落裡時,周圍可見許多樓宇建築,散落在綠樹成蔭之中,給人一種自然和諧之意。

劉楠率先開啟車門,說道:“到了,下車吧。”

下了車,張偉左右打量了一下,覺得有些奇怪,因為這座僧院與他設想的不太一樣,周圍的建築都顯得很新,很符合現代化建築的風格,這與張偉所想的古樸、陳舊、艱苦完全不同,便問道:“楠哥,沒搞錯吧,你確定這不是一所學校?”

劉楠笑道:“你是覺得這兒有點太現代化了是吧?這不奇怪,這地方建成也不過就五十年,而且這兒本來就是僧人進修的學院啊。走,咱們去大食堂吧。”

三人沿著主幹道慢慢向前走,道路旁到處矗立著功德碑,遠處的建築裡,可見有些僧人在整理內務,道旁有的僧人在與遊客聊天。走不多時,便到了大食堂門前,有許多世界各國遊客早就再次等候,期待觀看舉世聞名的千名僧人吃飯的場景。

沒等多久,便有僧人和小沙彌們陸續來到食堂外排隊,穿硃紅僧袍的是僧人,白袍的是小沙彌,有些小沙彌看上去很可愛,只有五六歲的樣子,但臉上也帶著一種淡然和沉靜,顯得很有氣質。十點一到,僧人們拿著自己的缽和水杯,依序進入食堂,周圍傳來成片的“咔咔”聲,遊客們開始瘋狂的拍照,僧人和沙彌們對此早就習以為常,目不斜視,赤著腳,靜默的走進了食堂內,整個過程顯得肅穆還帶著幾分虔誠。

食堂內是不允許進入的,當僧人們開始用餐後,劉楠道:“到這兒就算完了,走吧,咱們也回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