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吳凡仍很早就到校。這回是為了心裡的感覺,他想要再次見到某人。
感謝上帝。
當吳凡在路上碰見微笑著,並向他輕聲打招呼的葉柒雪時,他心中只有這個想法,別的想法和話語,一時間竟然都失去了蹤影。
“昨天,謝謝你啦。”葉柒雪很自然的道謝。
“沒事。你昨天淋雨了,沒感冒吧。”吳凡語氣中透露出關心。
“謝謝啊,沒事的。”葉柒雪還是那般淡淡的說,語氣好像稍顯冷淡。
吳凡有點尷尬,一時不知道該接什麼。他也覺得有點痛苦,昨天那種默契的狀態就好像從沒發生過一樣,兩人又回到了普通朋友,或者說普通同學的關係上。
葉柒雪也沒再說話。
接下來的一段路,兩人各走各的,再也沒有說話,更沒有眼神接觸。
這一天起,吳凡終於下定決心要喜歡葉柒雪,為此他做了幾點計劃。
第一,認真觀察一舉一動。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日常行為是可以反映出她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的,只有掌握這些,才能更好的追求對方。吳凡忘記了自己是從哪本小說中看到了這段看起來很有道理的話,但這不影響他將其奉為圭臬。
上課時,看她。她目光專注,緊盯老師和黑板,偶爾低下頭沉思一番,在筆記本上寫下什麼。
下課時,看她。她很少出教室,除了去洗手間的時間,都在座位上靜坐,或是整理筆記,或是開啟一本小說——是那種吳凡看了名字都會頭疼的外國名著,吃幾顆糖,慢慢翻看。
放學時,看她。她放學時總是走的比較晚,慢且細緻的收拾東西,等到收拾完後一般教室就沒幾個人了。有時候蘇雅會陪她一起走,更多的時候還是她自己一個人回家。這時候吳凡總是會推脫蘇燦的邀請,自己也默默的收拾,跟在葉柒雪後面,遠遠的目送她回家。
林逸、蘇燦經常看見他呆呆的樣子,有些好笑,也有些感動,都拍著胸脯說有麻煩儘管找他幫忙。
第二,接近對方,和對方多交流,但是要循序漸進。良好的同學或朋友關係是感情最好的催化劑,據科學研究發現,現有的情侶關係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由同學或朋友關係發展而來的,一見鍾情的機率只佔百分之十不到。這依然是某本小說家之語。
上學路上見到她,主動打招呼,厚臉皮,爭取多說些話,反正是為了熟悉兩人的關係,沒有什麼豁不出去的。只要能看見她嘴角輕輕的微笑,吳凡覺得一天都是陽光燦爛。
下課時,主動問數學題,表面裝作認真聽講的樣子,實際上卻在偷偷打量她。講完題目後,賴著不走,說些仔細蒐集的冷笑話,爭取逗得她和附近的人笑上一會,希望能在她心底留下一點點自己的位置。
放學時,等待教室裡人走的差不多了,還是湊上前說幾句話。雖然說的都是不鹹不淡的幾句話,氣氛也稍顯尷尬,但吳凡還是不肯放棄。
第三,堅持,堅持,再堅持。革命領袖中山先生曾經說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吳凡把這句話當作人生信條,幾個星期內不停的重複自己的行為,觀察,接近,模仿,揣摩。很多時候他會幻想自己就是那個安靜坐在位置上的女生,仔細思考她的內心是怎樣的,想要把她的心思摸透。
很久以後,吳凡想起自己那時候傻氣的行為,心裡會暗暗發笑,對自己譁眾取寵的行為感到可笑,也為自己那時候為自己以為的青春的不顧一切感動。
但是吳凡還是發現,自己的資訊太過閉塞,他還需要外力的幫助。
於是他把主意打到了葉柒雪同桌——蘇雅的身上,想從蘇雅那邊瞭解一下葉柒雪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但苦於和蘇雅並不熟悉,吳凡就很自然的先從蘇燦開刀。
蘇燦聽了吳凡的訴求之後,仔細思索了一會,沒有像往常一樣魯莽的拍板,而是認真的說:“要是你有啥事找我幫忙的話,那我肯定是上刀山下油鍋,義不容辭。但是既然這事要讓我妹幫忙的話,我就不敢保證了。我會問問她,但是幫不幫你,我自己說了不算。”
吳凡半是調侃的說道:“你這個當哥哥的,連這點小事也決定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