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呂媽出來,有些鄉親們就在那裡說:
“大成媽,沒事你也勸勸孩子,還不到享福的年紀呢。”
“你們這當爹媽的在屋子裡吃糠咽菜,我們這些做老鄉的心疼你們,老本兒都借出去了。”
“一年兩年的也沒見還,這怎麼還叫孩子在學校裡,動不動一件衣服一雙鞋一兩百塊就出去了呀!”
有些話是好意,有些話說出來卻有些陰陽怪氣,說的呂媽臉色青青紅紅,卻沒法反駁。
……
鄉親們有意見也是正常的。
這裡頭,少的欠了有八百一千的,多的欠的有好幾千塊,就照呂麗在外頭炫耀的那個說法,她身上全身上下的新衣服,新鞋子加一起,都能夠還一家的債了。
那會兒呂媽執著不要呂麗給她買金戒指,就是這麼個原因。
女兒有出息,她也高興,但她也不是那種巴著孩子吸血的人。只求女兒能自己負擔一下生活,減輕家裡的負擔就好了……
結果現在鬧崩了,金戒指是沒買,新衣服卻買了不少……買了就買了吧,這傻孩子還非要穿給別人看……
不是說在學校裡穿著土氣叫人家看不起嗎?新衣服穿到學校裡去就好了呀!
這一下子,大過年的,搞得大家都心裡有意見。
……
能沒意見嗎?
呂麗考上大學那會兒,村裡面大傢伙一句話沒吭湊了八百塊錢。
這錢送過去可都是不指望還的,只當給學習好的孩子一點支援。
結果扭臉孩子新衣服新鞋安排上了。
安排就安排吧,聽聽呂麗說的那話:
也不貴,一百多塊錢……
這不明擺著扎人家的心嗎!
他們一大家子,一個月開銷還不到一百多塊錢呢,這麗麗怎麼到大城市就變了呀?
……
都是一個村裡的,大傢伙誰不知道誰呢?
當初呂麗考上明大,鄉里獎勵了一千塊錢,市裡頭獎勵了兩千,村裡大傢伙又湊了八百,學校那面兒聽說也獎勵了兩千……
但是怎麼著呀?
呂家窮的叮噹響,大成結婚那波還沒緩過來呢,又要掏錢。
孩子的學費七千,路費呢,生活費呢?置辦行李的費用呢?
呂爸年年吃藥的那個錢現在還欠著呢,加上大成蓋房子的錢,有兩萬多了。
這會兒再借錢,村裡人都不願意。
……
但是孩子上大學不能耽誤啊!
大成就和他爹出去挨家挨戶的說好話,勉勉強強的,總共湊了八千塊錢。
七千的學費,剩下的是路費,孩子上學出門兒總得有兩套換洗的,還有去帝都那邊兒到處不熟悉,也留了一點兒錢應急……
算下來,總共也借了三萬塊錢了。
原本村裡人還說呂麗在家裡享福,爹媽對她都好,她哥更是心疼她跟眼珠子似的……
聽說大學都可以出去打工的,到時候學費他們湊湊,生活費應該不用操心了,再熬個幾年,這呂家日子就能慢慢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