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終於明白董氏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上門來找林家的麻煩,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董氏一直不敢上門,如今突然出現,肯定是有原因的。
原來如此啊!原來是因為胡縣令倒臺了,她以為林家終於沒了靠山。
她又想要用以前的招數來對付林家了。
呵呵,真是愚蠢又惡毒。
這麼多年了,一點都沒變。
因為董氏的話,林昀昌不禁想起了往事。
董氏與林家的淵源是從何而來的呢?
這還要從四十年前說起。
那一年,林昀昌才十歲,林家尚未發跡,林鎮南還挑著揹簍,幹著賣貨郎的生意。
林昀昌的母親方氏,有一個親弟弟,名喚方文玉,從小與方氏相依為命,關係極為親近。
在方文玉十六歲那年,方氏請媒人給他說親,說中了白雲鎮上一個莊戶人家的姑娘,這位姑娘正是董氏。
方文玉與董氏在長輩的安排下見了面,兩人一見傾心,都把對方當成了自己命中註定的另一半。方文玉回來後,與方氏說了他的想法,方氏也很高興,為他籌備了厚厚的聘禮送去董家,正式下聘,娶董氏為妻。
可熟料,董氏回去後與爹孃說了方文玉的情況,當董氏的爹孃得知方文玉居然有個做貨郎的姐夫後,勃然大怒,直言道他們董家世代為農,本本分分,從不和姦商為伍,更不可能讓女兒嫁給與奸商有瓜葛的男子,若是方文玉誠心想娶董氏,就必須要和自己的姐姐和姐夫斷絕關係。
士農工商,當時林家尚未發跡,林鎮南只是個普通的貨郎,處於社會最底層,被官府賜予賤籍,因此董家人不願意,林鎮南和方氏都能理解。
方文玉不願意當白眼狼,便拒絕了董家,可他之後卻鬱鬱寡歡,日漸消瘦。方氏看在心裡,十分不忍,便又讓媒人去與董家說項,不僅多添了兩抬聘禮,還表示今後會與方文玉斷絕關係,甚至幫方文玉在白雲鎮置辦一處房產,只求董家把女兒嫁給方文玉。
董家不知是被方氏的誠心打動,還是被厚重的聘禮打動,總之最終,他們同意了將董氏嫁給方文玉。
方文玉知道這件事後,鬧過、反抗過,說自己絕不能因為一己私慾去當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畢竟父母早逝,他從小是被方氏撫養長大的。
方氏與他談了一番心,道只有他幸福了才是她最大的安慰,其餘的都不重要,希望方文玉能夠放下這些世俗的牽絆,好好去過自己的日子。
方文玉最終還是被說服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騎著高頭大馬,迎娶了董氏。
就這樣,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方文玉考上了秀才,董氏也懷上了身孕,林家更是蒸蒸日上,逐漸開始發跡,一切都朝最好的方向發展。
可就在某一天,董氏突然揹著昏迷不醒的方文玉跪倒在了林府大門前,哭著求林家人救救她的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