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時還陰雨綿綿的,到了早餐結束的時候就開始慢慢放晴。
夏瑜與漫漫約好要喝咖啡,因此吃完早餐兩人就手挽手地走了。
在喝咖啡途中,漫漫向夏瑜大致講述了夏瑜好奇的事,總體是這樣的,一老一少兩人來廚神小店吃飯,是父子關係,年長的是父親五十多歲,年輕的是兒子,兩人點了幾道菜,在吃的時候評價袁州的味道太淡什麼的。
最後一老一少吃完離開,年輕的兒子……嗯形容詞有點怪異,反正就是兒子年輕,回到店裡向袁州道歉。
說清楚了狀況,其實他老爸有點味覺退化,所以每次做菜都做到很鹹、很辣,普通人有點難接受的那種,關鍵是他老媽也是如此。
所以他的父母真是天作之合,他老爸一直以靠廚藝追到了他老媽為豪,對自己廚藝很有信心,當兒子的也想維護老爸的這份信心,所以從小都沒說。
夏瑜聽完很懵逼,道:“這麼說這年輕人是從小就吃這麼鹹辣的東西?雖然的確是挺有孝心,但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啊!”
萌萌也點頭,關鍵這年輕人維護父親驕傲沒錯,但方法有點……
視線轉回桃溪路,街道上溼漉漉的,偶爾有一兩棵頑強的小草從石頭的縫隙裡鑽出來,很有老街的感覺。
袁州因為天氣的原因沒有練習雕刻,在廚房裡研究一下袁家菜。
就在袁州將所有食材準備好打算動手的時候,他的手機罕見的響了起來。
“什麼人?”袁州有些奇怪,很少有人這個時候找他的。
拿過來一看上面的名字飛指大師,袁州就知道是誰了,是學習陶藝的文飛智大師。
第一次自己做餐具的時候,就是向飛指大師學習的燒製,後來時不時有了一些聯絡,主要是飛指大師十分欣賞袁州的天分,很想袁州入他那行。
雖然不知道大師找他是什麼事,袁州還是很快地接了電話:“文大師好,我是袁州。”
“袁老闆,我這裡有一場關於青花的展覽,是國內青花第一人唐大師的作品展,好不容易搞到的票,就在蓉城,你想不想去?”那邊文飛智略帶激動的聲音傳來。
可能是怕袁州沒什麼興趣,文飛智大師不等袁州開口又直接道:“這可是難得的機會,此次展出的好多都是非賣工藝,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要是能多看看,以袁老闆的悟性,手藝定會有所增長。”
文飛智的感受和連木匠有些相同,為什麼對陶藝如此有天賦的人,是一個廚師,關鍵是廚藝還好!
“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文大師您也知道我平常需要開店,要是時間不合適的話,不知道能不能麻煩大師幫忙拍點圖片。”袁州倒是經常會去文飛智那邊做餐具來給店裡的菜搭配,四季盤子就是其中之一,當然還有一些特殊需要的餐碟,袁州也喜歡自己做。
因此聽到這個展覽他倒是想要去看看的,但要是時間衝突的話只能算了,廚藝在袁州心中才是首位。
文飛智道:“不會耽誤你開店,我是知道時間合適才給你打招呼,就在後天下午兩點半開始六點閉館。”
雖然拿到票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的,展覽名額就那麼多,要是多拿的話肯定是需要費勁,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跟袁州說了,文飛智還是很希望袁州能夠更進一步。
畢竟,有天賦的人不多。
唉,為什麼陶藝界沒有天才,這已經不知道是文飛智多少次感嘆了。
“真的麻煩文大師了。”袁州很是客氣道,想著請文飛智吃頓飯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