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節 相負

下完這些命令後,李自成帶著許平返回紫禁城,崇禎皇帝仍然躺在棺材裡,李自成下令把棺材合上,站在棺材邊對著崇禎的遺體禱告道:“陛下,君非甚暗。陛下既死,與李某之間的恩怨自然也是一筆購銷,李某絕對不會騷擾陛下先祖的陵寢,不但會善加保護,而且陛下的子孫,亦可年年祭拜,使朱家血食不絕。”

禱告完畢,李自成衝身邊的許平嘆了口氣:“這崇禎天子不是什麼壞皇帝。”

“難道他是好皇帝麼?”雖然崇禎殉國讓許平也挺震動,不過他顯然不像李自成這樣對崇禎的印象徹底改觀:“若他是好皇帝,大王和末將***又是為何?”

“是他的臣子誤了他,”許平已經把崇禎的遺詔交給李自成,後者又看了看,嘆息道:“至死都不忘記百姓,難得啊。”

“河南百姓以觀音土為食,我們起兵之前每歲崇禎皇帝還要從河南搜刮銀百萬,糧食二百餘萬石,”許平對李自成的態度感到越來越驚訝:“大王,難道您認為明皇沒錯嗎?”

“身邊的小人、奸臣太多,”李自成的臉孔突然板起來,發出一聲冷哼:“比如那個魏藻德,就是一個大大的奸臣。”

說完之後李自成就是一聲令下,命令衛兵去把崇禎王朝的末代首輔提來見他。

順軍入城以後,大部分投順的官員都沒有被逮捕,魏藻德是為數不多被順軍關押起來的明臣,被關在屋裡的時候,魏藻德還搖晃著窗戶上的欄杆衝外面的衛兵大呼:“順王若要用我,一句話就足夠了,何必要把我關起來呢?”

魏藻德被提上來後,他一見到李自成就急忙跪地叩拜,李自成沒有說任何客氣話,而是跳上前去伸腳就踢,破口大罵道:“崇禎皇帝就是對不起天下任何人,也對得起你了,你被崇禎皇帝欽點為狀元,翰林,年紀輕輕就入閣拜相,你連對你這麼好的崇禎皇帝都背叛,怎麼可能會對我忠心耿耿?”

狠狠踢了幾腳後,餘怒未消的李自成就喝道:“拖下去,大刑伺候,為後世不忠者戒。”

被如狼似虎的衛士拖走時,魏藻德向著李自成苦苦哀求,臨被拉出殿門時魏藻德還向許平喊道:“大將軍,老夫的小女,情願送與大將軍做妾啊。”

許平不發一語,直到魏藻德消失後才問李自成:“大王打算如何處置他?”

“先讓他把這些年的貪贓都吐出來再說,然後就把這奸佞夾死,一了百了,也算是替明皇報仇。”李自成不假思索地答道,他告訴許平打算進行追贓活動,那些大順不打算使用的官員會按品級進行追贓,如果他們不把大順要求的銀子交出來,就用刑法收拾他們:“明皇城破之前,要他手下這些官員助餉,可是無人響應,既然他們完全不想替主上效力,那我也不會讓他們能保住家財?”

“大王,為何如此?”許平吃驚地說道,在開封府的數年經營,許平對政務司法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若是按照等級追贓,不交銀子就上夾棍,那豈不是變相鼓勵那些貪官了?”

“許兄弟所言何意?”

“大王,”許平馬上分析道:“比如大王為尚書定下一萬兩的助餉之額,若是一個官貪了兩萬,他可以輕鬆脫身,要是一個官只貪兩萬五千,那他反倒要倒黴。大王此舉,是讓那些越貪得多的,越能平安無事,末將以為不妥。”

“嗯,”李自成一想確實如許平所說,便反問道:“那許兄弟以為應該如何?”

“清查賬目唄,或者計算一下某人到底拿過多少俸祿,末將常常算他們這麼多年一文未花,給他們留下和應收俸祿相當的家財,若是一個做官前就出身縉紳之家,那家產自然還要另算。”在開封府的時候,許平一向是如此行事,有一些地方官貪汙的錢並不多,對這類官員許平有時還會考慮吸收到本方陣營來。

“太麻煩了。”李自成搖頭道:“三千多京官,這得查到什麼時候去。不過許兄弟說得確實在理,明廷百官無官不貪,只有貪多貪少之分,那些我大順不欲用的,統統打殺了便是。”

許平聞言更加吃驚:“大王何須如此?再說司獄乃國之大事,大王今天嫌麻煩就把前明官吏統統打殺,那以後大順治下,難道也不問青紅皂白,見到貪官就一併打殺麼?”

“明太祖當年,十兩銀子就剝皮充草,我覺得也不錯。”李自成不以為然的說道:“對貪官就得除惡務盡。”

“可是明太祖之法,最後還是歸於無效,末將以為,司獄之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沉得住氣,能有耐心慢慢清查。不然冤獄必然橫行,對大王的仁德也是大大有害。”

“對這些人還用得講什麼仁德麼?”李自成哼了一聲:“就比如魏藻德那樣賣主求榮的奸佞,打殺了也就打殺了。”

許平仍然搖頭:“大王,牛相爺的話末將是不以為然的,末將覺得是大明負了魏藻德,不是魏藻德負了大明。”

“負了他?”李自成大叫一聲:“崇禎皇帝那麼信任提拔他,有什麼相負之處?”

“末將是說大明負了魏藻德,不是說崇禎皇帝,而且大明也負了崇禎天子,負了文臣武將,負了天下百姓,所以大王才會興義兵,來***明廷。”雖然崇禎臨終前對許平說了不少私密之事,但是許平覺得這事太過匪夷所思,因此決定把這個秘密壓在心裡,仍以順臣自居:“魏藻德才過而立之年,便金榜題名,點翰林,這學問、才智,顯然是了不得的人物。”

“只可惜有才無德,終歸於國家無用,於我大順也無用。”李自成冷冰冰地說道。

“大家都說,只要認真唸書,十年寒窗,就可以出人頭地,就可以齊家治國,魏藻德就是這麼做的,但是等他當了官才發現,在大明如果不貪贓枉法,就沒有機會一展所學,這當然是大明負了他。和崇禎皇帝一樣,大家都說只要勤政上朝,儉樸不崇奢華,就可以做個英明天子,可崇禎皇帝這麼多了仍然亡國,顯然是大明負了他。”

[記住網址 . 三五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