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長沙城內響徹不停的煙花炮竹,還在城內留有不少痕跡。
喜慶正濃。
在街道上,可見有富人佈施,有稚童成群結隊去挨家挨戶地討糖果吃。
有老人感慨,好些年沒有過過這樣的熱鬧年了。
以前很多百姓家裡沒得田土,連吃飯都成問題,卻是哪裡還有心思過年啊?
能在死前見到這樣的大宋,縱是過兩年便老死,也值了。
而在西夏中興府,卻比長沙城還要更為熱鬧。
只是這熱鬧中,充斥極為異樣的氛圍而已。
滿城掛滿白紙,在皚皚白雪覆蓋中,渾然一體。
先皇下葬,女帝登基。
女帝有令,城內不得張燈結綵,必須掛白,哀送先皇。
於是,在大年三十剛過之後,家家戶戶便忙將紅燈籠什麼都取了下來,換上了素紙或是白燈籠。
天色初亮,送葬隊伍便緩緩出了皇宮。
李望元衣冠冢和骨灰盒都放在棺材內,李秀淑親自在旁邊,披白隨行。
其後,是仲孫啟賦、拓跋雄、武登等人。
這西夏在中興府凡是上得檯面的文武官員,悉數到齊。
後頭是不計其數的太監、宮女,最後,還有數千精卒披白拱衛,絕對是浩浩蕩蕩了。
出了中興府,送葬隊伍便在滿目白雪中前行。
雪花又從天上飄落下來。
這讓得氣氛陡然間變得沉重許多。
登基之日不披紅掛綵,滿城掛白,李秀淑這也算是開創前所未有之先例了。
但這,也讓得她的登基充滿哀痛之意。這便類似破釜沉舟,也是種力量。
女帝是在西夏危亡之時登基的。
她秉承的先皇遺願。
此舉,無疑會讓得許多西夏百姓心生感觸。
而拓跋雄、赫連棟等人,對此倒是沒有太多驚訝。隨在送葬隊伍之中,人人臉上都是平淡。
女帝有這樣造勢的能耐,他們已然不覺得意外。
相較於前些時日在宮中時以鐵腕政策將他們這些豪雄、奸雄都強行留在中興府,這點手段,又算得什麼?
送葬隊伍過後,皚皚白雪地上,留下的是紛亂腳印,綿延極遠。
後頭,有無數百姓依著腳印落後數十米遠,送先帝。
雖然他們未必都是自願的,可能是有人在背後鼓動,但這樣子,卻也是做出來了。
李秀淑給李望元的諡號是“成”,若沒有百姓送葬,豈不是打皇上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