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孫啟賦眼中露出驚豔之色,這刻,心中輔助李秀淑的信念更是堅定。
李秀淑為詢問過他們,就這般輕易將黑山威福軍司納入囊中,這份韜略,連他,都有些自愧弗如。
而其後,不出眾人意外,這坐鎮中興府的許多品階極高的要職,李秀淑竟是過半都封給了雄踞各軍司的名門望族。
有太多人都經歷如拓跋雄那樣的左右為難。
可到最後,都還是老老實實的接受了封賜,還不得不對李秀淑叩首,嘴裡感恩戴德。
或許他們家族中是有能夠接班的青年精英不假,可這時,有很多人都將家族內出彩的後輩帶到這大殿裡來了。
女帝連這些後輩都沒落下,個個都在實權部門封賜了職位。
這些個城府還沒練到家的青年精英們對此欣喜不已,是真正感激李秀淑,摩拳擦掌,只打算在國都內大顯身手。
可那些個老謀深算的家主們心中就是破口大罵了。
從此以後,他們家族中的人怕是近半都得遷徙到這中興府來。
那他們原來根深蒂固的老地盤,還會和他們有半毛錢關係麼?
這女帝手段真是太他孃的狠辣了。
可看家中後輩激動模樣,卻也誰都明白,自己已經無力阻止了。
要是拒絕封賞,且不說會引得女帝忌恨,只怕,連自己家族出彩的後輩,甚至是親子,都可能和自己生出隔閡來。
赫連家,家主赫連棟得封御史臺御史大夫。赫連城也沒放過,被封為翊衛司馬軍都指揮使。
翊衛司和宋朝的侍衛親軍差不多。
這兩職位,都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有地位,也有實權了。
可赫連棟、赫連城父子眼中,都只有苦笑之意。
再大的官,在中興府都只能仰仗女帝鼻息。他們以後,別想再過在甘肅軍司那樣逍遙自在的生活了。
而在坐鎮中興府的各要職都各有所屬以後,李秀淑也果然露出來她的真正意圖。
她行事風格和仲孫啟賦大相徑庭,當真是稱得上雷厲風行了。
原本心有忐忑,沒得到封賜的眾西夏老臣終於是等到福音。
他們中間所剩之人不出意外個個都被分往各軍司中任封疆大吏,甚至有人被直接派往軍中。
此行跟著李望元出征立功,沒有什麼後臺背景的將領,也被安插進去不少。
李秀淑培養自己勢力,要將整個西夏都盡皆掌握在手中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到不可能再明顯的地步。
但眾望族族長此時又能如何?
眾人只如啞巴吃黃連般,有苦難言。
說是封賞,但對於他們而言,卻實在是處罰啊!
誰都沒有再去對別人幸災樂禍的心思了。
一時間,眾人心中大有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等到封賜完畢,有成串的太監端著官袍、頂戴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