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個步卒方陣中都有擲彈筒手匆匆跑出佇列,共計數百人之多。
炮手架炮,投彈手則在旁邊打著火光照亮。
天機、天閒、天貴三軍中共計擲彈筒三百六十挺,再加上闕華榮軍中所剩的十餘挺,此時宋軍赫然有足足三百七十餘挺擲彈筒。
這絕對是個讓人心驚的數字。
趙洞庭發明的擲彈筒射程雖遠不如後世的紅衣大炮,僅有數百米,但其炮彈爆炸的威力卻未必較之紅衣大炮要小。
“放!”
一個個將領大喝。
前頭荒野上霎時間湧現成排的無數火光。
數百顆炮彈同時落在那片荒野上,其產生的破壞力自是足以驚天動地。
不知多少大理士卒在炮火中被吞噬。
慘叫聲從未斷絕過。
有其是那些被火沾到,然後渾身都被火焰包裹計程車卒,他們的叫聲是最為悽慘的。
那活活被燒死時所承受的痛苦而發出的慘叫,真是讓聽到的人都覺得心中發麻。
“放!”
“放!”
而炮火,並未斷絕。
大宋步卒十餘個方陣仍在向前壓進。
荒野上被炮火覆蓋範圍內的混雜交錯的大理步卒、騎兵在短短時間內更是慌亂不堪起來。
沒有軍隊能夠承受得住這樣的轟炸而不慌亂。哪怕是大宋禁軍,想來也承受不住這樣的轟炸。
在炮火覆蓋範圍內的人匆匆向著西面跑去。
前面人擠人。
大理軍卒互相踐踏的狀況更為嚴重。
還不等大宋步卒方陣徹底壓到他們近前,大理軍潰敗之勢儼然就已成定局,無法逆轉。
不計其數的大理軍卒惶惶向著大營西面逃竄。
潰軍蔓延數里之遠。
火把紛亂不堪。
且這種混亂,還在繼續向著整個大理軍蔓延。
唯有張紅偉、苗成所率的大宋鐵騎在這紛亂的人群中如同清流,始終凝聚不散。
到現在,被大宋鐵騎斬殺的大理軍卒已是不知凡幾。
柳弘屹、劉諸溫等人只是率著步卒緩緩向前逼近。大軍行進不快,腳步聲和甲冑碰撞聲卻是那般的整齊、沉重。
他們逐漸接近前面混亂不堪卻又幾乎水洩不通的大理將士。
到得離著擲彈筒覆蓋範圍約莫兩百米處,後面擲彈筒士卒便不再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