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385.瀆職之罪

他們的官職地位都不如聶叢書,沒有說話的份,說白了不過是來搖旗吶喊,給朱嘉年點兒壓力而已。

可現在這位御史大人擺明不願意給面子啊!

待朱嘉年帶著葛洪濤和賀供奉離開,一眾官員忙簇擁到聶叢書的面前,“聶大人,御史大人如何說?”

聶叢書眯了眯眼睛,卻是什麼都不說,只是往教育廳主官的辦公室走去。

……

朱嘉年帶著葛洪濤和賀供奉離開教育廳衙門,直接讓葛洪濤帶他去找了他那些今年應試吏員的同窗。

倒是有些意外收穫。

在和這些人攀談過後,朱嘉年得知,原來吏員錄取這事,需要奉上孝敬銀的並不僅僅只是教育廳衙門。

有些學子報考的是其餘衙門的吏員,也都需要奉上孝敬銀。而且銀兩的多少,好似還是根據職位來定的。

如清閒些的職位、油水多的職位,所需要的孝敬銀也多些。

這是明目張膽的賣官鬻爵了。

只是這倒也沒有出乎朱嘉年的意料。

在知道葛洪濤那些同窗去監察廳那些地方告狀,反倒落下個被拉黑籍的結果後,他就知道這事不會僅僅只限於教育廳。

在朱嘉年的授意下,葛洪濤和他的那些同窗們一通呼朋喚友。

有的是今年吏員選拔因為沒出孝敬銀被刷下來的,也有的是前面兩年的。

其中還有在沒選上吏員後到初學學府或是私塾任教書先生的,又告訴朱嘉年不少內幕。

這些私塾和學府,每年要給教育廳不少好處,在臨安府這個圈內並非是什麼秘密。

而這些好處,又是從哪裡來的?

就是從那些孩子們的書本費、學費等等裡面弄出來的。再就是入學,特別是外地籍貫卻在臨安府求學的孩子,想要入學,得需要打點不少銀兩。

朱嘉年是越聽越氣,帶著這些還有正氣的讀書人們直接往兩浙西路律法廳衙門而去。

只這一切,當然都落在了某些人的眼中。

朱嘉年帶著人到律法廳衙門後,直接報了自己的身份,要求見兩浙西路律法廳的主官梁賦。

說起來,這梁賦和他朱家還有些關係。準確的說,是和朱河淙有些關係。

因為朱河淙在升任副提刑令的時候,梁賦還在長沙任職,且正是律法省下邊的某個衙門,還是受朱河淙分管的。

後來梁賦調任到兩浙西路律法廳做主官,還是得了朱河淙的舉薦。

大概是看在這個份上,梁賦聽說朱嘉年到來,親自到了衙門門口迎接,很是熱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