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想法是,到了幷州會有公孫瓚的幫村。
公孫瓚是野心勃勃沒錯,但是公孫瓚不會對他不利。
公孫瓚要難為的,只不過是劉協而已。
對於這個小皇帝的處境,劉備表示同情,但不會付出忠心。
生逢亂世,人人爭先。
弱小,就是他最大的過錯,誰也幫不了他。
還有就是幷州,現在是無主之地。
劉備藉著正統之名,說不定會大有作為。
劉協想了想,“幷州,是不是太苦寒了?”
“陛下,你放心,微臣是不會讓你受苦的。
幷州遠離中原,會讓很多亂臣賊子望而祛步的。
反之我們進入了中原,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劉協從小就被軟禁,即使早慧也沒有什麼見識。
自然三言兩語,就被劉備給唬住了。
“一切就按照皇叔所言吧!”
“能得陛下信任,是微臣的榮幸。”
“.....”
董卓退守函谷關,袁紹以為自己已經穩超勝券了。
自然對劉協疏於防備,主要也是他手下的名士太多了。
這些個名士啊!有的是真才實學,有的是沽名釣譽。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惜羽毛。
怎麼說劉協都是皇帝,他們不想袁紹逼得太狠。
這事要傳出去不好聽,會牽連他們的。
因此讓劉備找到了可乘之機,當晚就帶著劉協突圍了。
劉備手下的兵馬不多,但絕對都是精銳。
再加上關羽和張飛,這兩員猛將。
真的讓劉備得逞了,袁紹只能帶兵去追。
函谷關下的聯軍,就這樣名存實亡了。
各回各家,從頭開始。
小皇帝都走了,他們就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劉協的事,事發突然。
讓一眾諸侯都很意外,對地方上的局勢,也有很大的影響。
劉協北上,那麼袁紹勢必北上。
公孫瓚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公孫瓚與袁紹的第二次交手,很快就發生。
那麼到時攻打冀州,正是一個好機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