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出身的高低,不代表成就的高低,反而會成為一個制肘,當下的袁平就是如此。
這次硬碰硬,袁平又輸了,而且輸得更慘,全軍後退三十里,才從新站穩腳根。
“公子,切莫灰心,一時的成敗算不了什麼?”審配在一旁勸道。
有時候明知道會輸,但卻很難接受,可以說服自己一次,但未必能說服自己第二次。
“審大人,你說我們要不要向父親求援。”
袁平這邊不止輸在能力上,更輸在兵力上,袁平這邊唯一能佔點優勢的就是地利了,袁平握有城池。
但潘閭根本不攻城啊!如果袁平只是守城,而放任潘閭在幽州縱橫,他坐鎮幽州就失去了意義。
袁平覺得現在只有求援這一條路可走,援兵一到,軍中士氣必然大升,將士才有決死一戰的勇氣。
“公子,你就是求援,王上那邊也不會派出援兵的。”
“這是為何?”
“因為潘閭根本無意佔有幽州,這也是為什麼他不攻打城池的原因,這種事是騙不了人的。”
只要我們能拖住潘閭,這對王上來說就足夠了,現在王上想要的就是奪回冀州,而且是短時間內奪回冀州,因為離入冬已經不遠了。
這個時候王上,必定會孤注一擲,又怎麼會分兵呢?
“那我們就只能這麼被動挨打嗎?”
“這可未必,我們擁有很多騎兵,完全可以使用疲兵之計,不斷的襲擾不斷的糾纏,讓其人困馬乏,從而與之對抗。”
“也只能這樣了。”袁平現在只能聽審配的,因為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這在審配眼裡,就是廣開言路,可採納良言,這是明主之相啊!也就是看中一個人,他做什麼都是對的。
也是矮子裡挑大個,審配跟過袁熙,自然覺得袁平哪哪都好了,有對比才有差距嗎?袁平在眾多袁家子之中,的確算是出挑的。
潘閭攻打城池,那審配以各方城池為基點,跟潘閭對抗,還輔以騎兵襲擾,一時間打得還是有聲有色的。
潘閭在幽州奔騎的身上,看到了一絲游擊戰的影子,真是難纏啊!
可潘閭還是拼命進軍,在別人的眼裡,潘閭就是佔據絕對上風的,連袁紹和曹操都是這麼以為的。
其實潘閭也是有苦說不出,他把事情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給了曹操一個交待了。
此時的潘閭已經穿過了昌黎郡,直奔右北平而去了,這在審配的意料之外,顧前不顧後乃兵家大忌呀!
可審配和袁平還不能不阻止,他們畢竟身負重任,就這樣袁平和審配,也是很為難的。
身處幽州的兩方兵馬,都感覺到很彆扭,反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曹操這邊也有了別的起色,袁紹把家眷送到幷州的事,還是被曹操知道了,這要讓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曹操在這方面大做文章,說袁紹想放棄西涼,也算是歪打正著吧!袁紹的確是這麼想的。
袁紹麾下的西涼將士,立馬就不幹了,他們為袁紹賣命,就是因為袁紹現在是西涼之主。
可袁紹要是放棄西涼,他們何去何從呢?西涼還有他們的家人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