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達內並沒有讓楚歌馬上給他一個回答。
楚歌只有十六歲,他的可塑性很強。
齊達內只是希望他現在多一些思考,對自己以後的職業道路有一些規劃,並沒有要求楚歌立刻就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隨後,齊達內繼續播放影片。
一邊回放,一邊與楚歌分析。
還原當時的場景,分析在當時的情況下楚歌可以有哪些選擇,楚歌的選擇是否合理等等。
事無鉅細。
一點一滴的進行教導。
楚歌聽得很認真。
他心裡很清楚。
在卡斯蒂亞,從來沒有任何一位球員,能得到齊達內這樣的一對一的教導。
即便是恩佐,齊達內的親兒子,也沒有。
而且,作為一名巨星級球員,一名曾經的世界級大師,齊達內的經驗對於楚歌非常珍貴。
齊達內和楚歌講解的很清楚。
無論楚歌將來想要成為哪一種的球員,必要的團隊合作,必要的傳球,都是不能少的。
傳球一方面是給予隊友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減輕自己的壓力,創造更多的突破空間與機會。
而且,齊達內還告訴楚歌。
踢球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樣。
如果一個人過於自私,那麼他就會沒有朋友,就會得不到別人的幫助。
在足球場上也是如此。
如果一個球員執著於個人突破,缺乏對隊友的信任,隊友也會不信任他,也會減少給他的傳球,讓他孤立在球隊體系之外。
現在,在卡斯蒂亞的都是青年隊球員,而且楚歌不停的斬獲進球,個人能力確實征服了所有隊友。
再加上齊達內有意無意的偏袒。
而且楚歌的性格還不錯,只是踢球偏獨一些,並沒有傲氣。
所以,隊友還沒有孤立他,都還樂意給他做球。
如果換了一個環境,沒有這麼包容他的教練,沒有那麼信任他的隊友,那麼,楚歌的處境就會非常困難。
所以,齊達內建議楚歌,無論他是想成為一個全能球員,還是得分手,他都必須做出一些改變。
不是必要的過人,就不要執著過人,多把球交給隊友。
多跑位,接應隊友的傳球。
如果看到明顯的好機會,不要吝惜給隊友做球。
這是齊達內對於楚歌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