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儘管李素凝來自東方,從小在唐都長安的皇宮中長大,但是她的衣飾和著裝風格卻來自西方,來自遙遠的中亞大草原—她正經行的地方。
她頭上戴著精緻的白玉簪,玉石晶瑩通透,頭飾上的象牙是印度的,她的金項鍊上飾有珍珠及各類相對廉價的寶石,象徵著佛教七寶,由中亞西部的工匠傾力打造;她的佛珠是由波羅的海岸的琥珀製成。
她還帶了香料,除了可以用在身體和衣物上,沐浴時也可以派上用場,這些香料大多原產自印度,沉香和麝香的混合香可令公主吐氣如蘭。
離開長安之前,李素凝學習了一種新式舞蹈—胡旋舞。表演這種舞蹈的通常是粟特女子,她們身穿緋紅與綠色相間的衣服,飛旋於小圓毯上。
李素凝尤其喜愛龜茲音樂,將來在可汗的宮殿中她可以繼續享受這個樂趣,還能彈奏鑲金的箏。
西域音樂在當時的唐朝都市裡非常流行,一些胡人樂隊常駐皇宮,在宴會及其他場合中進行演奏,官伎們還改編了傳統的中式曲詞來適應這些新的曲調。
市井伎伶則親自作詞,常常藉此來譏諷政治醜聞及官場腐敗。街童們很快便學會了這些歌曲,在大街小巷傳唱,賺取幾塊銅板。
身為公主,李素凝除了駕臨自己的封地外,很少離開皇宮。但她並不是只關心宮中事務,對什麼都無動於衷。
她喜歡打波羅球,這是一種從西域傳來的球類運動,而且和很多宮廷女性一樣,她是一名出色的女騎手:
“殿前宮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
“上得馬來才欲走,幾回拋鞚抱鞍橋。”
這是一位大詩人的形容,歷史上太和公主帶著一群宮女打波羅球的場景,簡直是秀色可餐,不要太養眼。
那時候,長安的皇宮內有專門的波羅球場,還有五個馬廄,分別用於飼養波羅球用馬、將軍用馬、狩獵用馬和儀典用馬。
這些馬很多都是拔汗那國和木鹿的尼西馬,透過朝貢或貿易從遠方的中亞諸國來到境內,與小而結實的草原矮種馬雜交。
很多國家和部族都向中原王朝進貢馬匹,包括迦溼彌羅、罽賓和大食,其中在帕米爾以西,粟特和拔汗那國一帶的溼潤山谷,是中原王朝上等駿馬的主要產地。
李世民為了李素凝,特地在御苑中飼養了六匹著名的“舞馬”,都來自拔汗那國。八月初五是皇帝生辰,這些馬會在這天表演舞蹈。
為了紀念這些舞馬,它們還被刻成了石板浮雕。
從這些都能看的出來,李素凝在皇室之中,是很得寵的。
此後吐蕃人多次劫掠皇家牧場,損失的良駒無法得到補給。如今唐朝軍隊不得不依賴回鶻人為他們提供至關重要的戰馬,每匹售價高達四十甚至五十匹絲綢。
唐朝如果拒付高價,則可能會遭到回鶻人的劫掠。
628年,回鶻人要求唐朝買下一萬匹馬,總價超過唐朝一年的賦稅。
李世民試圖壓低迴鶻人的勒索金額,下旨說“不欲重困於民”,僅買了六千匹馬。但是回鶻人仍定期送來成千上萬的馬匹,唐朝國庫逐漸被榨乾。
每匹馬一被送到唐朝的牧場,便會烙上幾個標記來標示其產地、敏捷度、耐力及職責,說明它是驛馬、將領坐騎還是公差用馬。
最終,為了修復回鶻與大唐的關係,李素凝主動要求和親。
李素凝是第四位與回鶻可汗和親的唐朝公主。
第一位和親公主是她高祖父的妹妹寧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