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笑道:“先生過謙了,我聽爹爹說過,長歌門雖然大有文氣,人數不眾,可每一個都是文武雙全的人物。說起來讓人好生佩服。”
張若虛聽她這般說,很是高興,道:“唐老先生謬讚愧不敢當呀。”
眾人聊的熱鬧,那年輕書生陸羽卻似乎不感興趣,他從揹包中取出一盞銅缶,架在火上。又拿出一個水囊,將裡面的水注入缶中。最後分別拿出個茶碾子和茶餅,開始碾磨起來,整個過程始終是專心致志,一絲不苟。
冷思思瞧的好奇起來,問道:“你在做什麼?”
陸羽也不抬頭,回道:“煮茶。”
冷思思奇道:“我在家的時候見過父親他們喝茶,哪有這樣麻煩的,用熱水一泡即可飲了。”
陸羽面帶可惜,搖頭道:“暴殄天物,浪費,浪費。”
葉隨雲對唐笑道:“說到喝茶,你可也是行家呀。”只因想到唐笑在八角寨時,受鐵如山之邀品茶的一幕。
唐笑點點頭,道:“瞧他這些用具,可也是大行家呀。”
陸羽終於抬起頭,有些意外道:“你也懂茶?”
唐笑道:“略知一二。”
冷思思切了聲,道:“茶就是茶,有什麼懂不懂的,你們說話可真愛故弄玄虛。”
陸羽睨著眼瞟去,輕笑道:“茶之一道,博大深長。人生禪理,全在其中。要想烹製真正的好茶,每一步都要細心講究,你懂什麼?”
張若虛一旁到:“阿羽,不得無禮。”對盧茂勻道:“我這個小侄不好讀書,不喜學武,偏偏愛茶成痴,就喜歡研究這些草本之道,到叫諸位見笑了。”
唐笑誇讚道:“茶之道講究隨性自然,陸公子愛茶,當可算是個雅人啊。”
一旁良久沒開口的祥彥也道:“陸施主說人生禪理皆在其中,當真說的好。佛家《楞嚴經》中便喻道感悟佛法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人飲茶,甘苦自知’。佛祖四諦中‘苦,集,滅,道,以苦為首。我等修行之人參禪就是為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苦中有甘,苦去甘來,正與禪意想通,當可算得上是切切的‘禪茶一味’,小僧受教了。”
陸羽聽他所說,大是喜慰,笑道:“小師傅說的好,正所謂‘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小師傅得禪開悟,定可修行有成,哈哈。”祥彥合十致謝。
冷思思聽大夥都誇獎起了喝茶,不服氣道:“好,你倒說說有什麼講究的?怎樣才算是好茶?”
陸羽手中不停,道:“飲茶最重要是鑑茗,品水,觀火,辯器四步。方式上又分煎,庵,煮。我此刻碾的‘西山白露’採摘自雨季時節,溫香如蘭,但寒氣較重,因此以煮為最宜。”
冷思思道:“聽名字,這茶該當是白露節氣時採的吧。”
陸羽微笑道:“你到挺聰明,一點不錯。白露雨多,因此這茶配以我的‘無香真水’來煮最是美妙無窮。”
冷思思看著銅缶中漸漸冒起的白氣,道:“這水的名字都這般好聽。”
陸羽道:“要煮出好茶最關鍵是煎水,煎水最關鍵是‘候湯’。湯有三沸,一沸水嫩,三沸水老,因此二沸最恰到好處。你瞧,現在水裡有了魚眼小泡,那就是第一沸了。”說完拿出一小罐鹽來,小心翼翼撒了些到缶中。
冷思思奇道:“又不是做菜,怎的竟還要放鹽?”
陸羽道:“加了鹽才更提香味。”眼見容器中此時連珠般冒出水泡,喊道:“就是現在。”說罷以竹勺盛出一碗水來放在一旁,再回到缶中不停攪動,漸漸形成了一道水渦。陸羽用夾子鑷起剛碾好的茶葉投入到水渦中去,繼續攪動,頓時生出一層茶沫子。
冷思思問道:“這些黑黑的是什麼東西?”
陸羽用竹勺將沫子舀出倒掉,說道:“這水膜是茶葉的外皮,遇熱脫漬形成,味道不正,不好喝的。”說著將先前盛出的水倒回去,缶中開水便停止了沸動。
陸羽整齊一排擺出八隻小沙碗,將清香撲鼻的新茶一隻一隻注入其中,隨著倒茶的順序,口中一邊吟道:“西山白露雪,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有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仙,在何處,再來一碗問蒼生。”
葉隨雲雖不懂,也差點忍不住讚一聲好,先不說茶味究竟幾何,單單是看陸羽在煮茶過程中信手輕掂,遊刃自如,都是頗為享受的。唐笑笑道:“陸公子真是茶中行家,小妹也甘拜下風了。”
盧茂勻道:“受教了,見識了陸兄弟高技,方知茶中有聖呀,就連我這平時不喝茶的人都忍不住要好好品嚐一碗了。”
眾人正要伸手去取茶碗,聽得門外有人道:“什麼好茶,給咱們兄弟嚐嚐行不行。”圍坐眾人不約而同望去,就聽靴聲橐響,咔吱一聲廟門被踢開,打外面進來了五個人,皆是身披蓑衣,頭戴草笠,腰間都插著刀兵。為首一人眼光轉了一圈,落在冷思思和唐笑身上道:“我的乖乖,好標緻的女娃娃,今兒個咱伏虎寨撞了大運,兄弟們可有福了。”聽聲音正是剛才說話之人。
他話一出口,除了葉唐二人和鑑真外,其餘人都臉上變色,心知遇上了山賊。那人轉頭對身旁一個寬臉漢子道:“於大哥,你先挑一個,剩下的兄弟我再來。”
那於大哥笑道:“好個老四,倒是虧了你了。”他瞧了一眼,一指冷思思道:“就她吧。”這一刻,葉隨雲心中一種奇異的感覺閃過,卻來不及細想。那邊廂,盧茂勻和冷思思同時抽出了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