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縣,長水碼頭。
船隻靜擺,甲士肅列。一箱箱軍備物資正從馬車上卸下來,準備裝運到貨船上。
桓子善站在碼頭之上,清點著物資。與一眾梁軍兵士相比,桓子善的個頭並不高,稚嫩的臉龐猶如少年一般。
若是不說,沒人會將之與梁軍大將聯絡起來,只會以為是鄉間求學計程車子。
周南之戰前,梁軍上將軍張銳攻下虢亭,涼州軍與梁軍之間關係便相當緊張,桓子善也一直率軍駐守在涼州邊境。可自從桓武與朱梓和議,互通關市之後,邊境緊張的局勢便緩解了許多。
桓子善麾下的兩萬軍本是神都北軍之中的精銳,為了以防萬一留守在涼州邊境,如今局勢緩解,自然準備撤回。
本來在梁軍的計劃之中,桓子善所部將會透過溍水直接轉運到鎬京,回神都調防。
可是便在一日之前,桓子善得到了鎬京發來的警訊。
蜀軍叩邊,黑虓軍大將靳信進逼散水關,靳信急令桓子善所部前往支援。
桓子善接令之後,一日之間趕了兩百里路,到了長縣,準備從水路前往倉丘。
長縣是雍州西陲的大縣,也是交通樞紐。從長縣沿長水而下,能夠直達倉丘。
倉丘城位於渭水北岸,與長水交匯之地,乃是雍州最為重要的一座軍事重鎮。
蜀軍若得散水關,大軍北上,那麼城防堅厚的倉丘城便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點。
自從涼州與魏國互市之後,不少的雍州的商客都透過長縣這麼一座交通要地,前往涼州,換取蠻獸毛皮和荒域來的稀有特產。
平時這長水碼頭之上商客雲集,可此時梁軍的調兵文書至,長縣的縣令立刻封鎖了下轄的七座長水碼頭,為桓子善所部所用。
如今這碼頭邊緣,只見稀稀落落的行人。因為長水不能通行,所有準備前往雍州的商人不得不推遲行程。長縣的各處客棧也因此變得爆滿。
眾人議論紛紛,都在猜測發生了什麼?
不管此刻長縣有多麼熙熙攘攘,碼頭之上的桓子善卻很是平靜。他清楚長縣之中一眾商人乃至百姓的狀態,也清楚蜀軍寇邊的訊息瞞不了多久。
接下來,若是蜀軍擴大戰事,那麼長水和渭水將會被梁軍封鎖。這樣一來,這些商人想要回雍州,那麼怕是要拖上很久時間。
面上平靜異常,指揮從容得定,桓子善乃是梁軍年輕一輩之中最善守禦的將領,與桓有濟齊名。
可別管外表多麼鎮定,桓子善的心中總是有些憂慮的。因為擅長守禦,桓子善才清楚此時雍州的局勢不容樂觀。
梁軍經過周南一敗,二十餘萬精銳損失慘重,此刻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桓武卻又下令建立上犀騎。
為了開拓河湟之地,大量抽調的物資尚且不算,又從雍州抽調了五萬軍力,整個雍州的梁軍的勢力都被壓制到了一個快要崩盤的程度。
雖然桓子善並不明白桓武為何如此急切,可也從中嗅到了一絲的危機。桓子善曾經上過本給桓武,建議延緩建立上犀騎,可最奏本終卻是石沉大海,神都那邊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