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88章 依然感恩 389章 左了(粉紅票280)

388章 依然感恩389章 左了(粉紅票280)

良嬪看看尚宮,她入宮這麼久以來尚宮從來都沒有為難過她,當然她也沒有和尚宮過不去;尚宮是個很圓滑的人,所有的宮妃都想她能為自己所用,可是卻沒有一人能得到尚宮之助,好在尚宮也沒有和哪個宮妃為敵的意思。

自皇后仙去之後,尚宮就和宮妃們相安無事直到今天;她相信不是因為自己哪裡得罪了尚宮,而讓尚宮今天說出這樣的話來針對太子妃;十有八九就是太子妃的行事讓尚宮大人惱怒了。

能坐到尚宮這個位子的人絕不是簡單人,而做了這麼多年尚宮且極得先皇后的寵信,之後又能讓太后倚為心腹,當然更不簡單了;論手腕、城府、心機等等,尚宮那可是一等一的宮中高人,但是她的心胸也是和她的位子極為相配,一般的人與事並不會讓她真得動怒。

這麼多年來也不是沒有宮妃打算過那個尚宮的位子,不止是貴妃有些位份低的妃嬪更想能把尚宮之位納入自己之手,平添助力可以平步青雲的;其中的爭鬥就不用說了,卻也不見尚宮對哪位宮妃下過狠手——她雖然只是個五品的女官不是宮妃,可是想謀算宮妃的話並不難。

那太子妃做了能讓尚宮在太后面前說出這番話來的,良嬪看看紅鸞:不可能是因為紅鸞,宮女而已怎麼可能會讓尚宮不惜和太子妃為敵呢?那會是——,因為楊典工?是了,楊典工是六局的人,且是個品級不算低的女官了,可是太子妃居然指使楊典工為她做事,且要動的還是太后的人。

良嬪想通之後,想想做了多年六局之首的尚宮頭就痛了起來,真恨不得過去給太子妃兩個耳光:宮中誰最不能招惹,她就招惹誰啊;得罪了六局之首幾乎就等同於得罪了六局,得罪了幾乎全宮中的宮人們。

如果可以的話,她真想撲到太后腳下求懇太后大發慈悲,把太子妃廢了打入冷宮也免得她把整個家族拖累了;至於皇貴妃的話她倒是可以理解,換作是她也會如此說,因為要討得是太后的歡心啊。

良嬪急得要死,可是太子妃卻也沒有聽出來,還對尚宮和皇貴妃笑了笑,感覺她們對自己還算是很友善的;想想自己是太子妃,她們現在對自己好不過也就是奉承巴結,為了以後她正位中宮後還有好日子過罷了,也就笑笑扔到一旁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太后沒有抬頭只輕輕的“嗯”了一聲,她身後的尚儀馬上打發去喚楊典工過來。

太后當然不快了,她的兒子沒有死而且病情好轉,就算是她的兒子死掉了,不管是她的哪個皇孫即位,她也是這後宮的主子今天,她要讓太子妃明白,讓宮中所有的人明白,只要她活著一天後宮之主就永遠是她,不會是皇后更不是會是現在的太子妃。

紅鸞沒有想到尚宮大人能猜到她的心意,把她沒有說出口的話說了出來;由尚宮嘴巴里吐出來的話,要比她嘴裡說出來的殺傷力更大。

對,她今天不只是要給太子妃一個教訓,當然更不能放過那個楊典工;自楊芙蓉開始,她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難為自己,真當她是個好捏的嗎?原來她不能確定,現在楊典都欺到了她的頭上,她豈能再忍下去?

紅鸞向來就是人打她一拳,她要還兩腳的那都是輕的,利錢要得太薄容易讓人再起妄念不是?做乞兒久了她早悟出道理來:這世道就不能做個爛好人,指望惡人忽然良心發現不如她用拳頭打得惡人良心發現,更靠譜一些。

要得就是楊典工來,她不來這戲還真是沒有法子唱下去。紅鸞接著開始把各位公子的情形說了出來,說得極為詳細——楊典工對她說過的話她可沒有少說一個字,紅鸞的記東西向來記得很清楚。

最終紅鸞把楚公子也說了出來,雖然李司工把她侄子那張紙拿了回去,不過她也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實話實說嘛:“楊典工極為讚賞楚公子,把他和太子妃的親戚魏公子相提並論,不過李司工前來說魏公子母親去世,有熱孝在身不便納妾的。”

李司工是好是壞紅鸞真得不知道,她是經過仔細考慮後才決定把李司工所為之事說出來的;好人還是壞人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反正李司工只要沒有其它的心思,依她的所為也不會被太后降罪,有機會再向李司工好好賠禮就是。

至少要讓太后及諸人知道李司工也摻和了進來,這就足夠了;尤其是要讓尚宮大人知道。

太子妃的臉色隨著紅鸞的話越來越難看,她沒有想到紅鸞會把那幾人的家世出身的說出來;尤其是聽到她表妹夫時,她都不敢抬頭看向太后。

此時就算是她說是為了紅鸞好太后也絕不會相信,說是為了向太后盡孝太后會相信嗎?謀算太后的人,想擺佈太后的人,不要說是在宮中就是大宅院裡那都是大忌她不是不知道的,只是以為此事並不難不會被太后發覺。

當年她母親就是如此把她祖母給她父親的人,打發出府的;可是沒有想到她來做時,事情卻越來越糟糕。

太后的臉沒有多大變化,只是沒有了笑容而已;她也只是在聽著紅鸞說話,並沒有問一句。

紅鸞微笑著看向太子妃:“太子妃的確挑出來的都是極有前途的才俊,而且不只是這些才俊極為難得,就是他們的妻室也同樣是女兒中的狀元;據楊典工所說,其中最精明能幹的就是太子妃表妹,是和太子妃一起長大,和太子妃的母親性子相近很得老夫人的喜愛;其它幾位夫人雖然略有不如,但也相差不多。”

妒婦一個是妒婦也就罷了,如果人人都是那說明太子妃當真是極用了心的,不然哪裡能挑得出來如此幾人?

“太子妃實在是為奴婢費心勞力,讓奴婢感動莫明;”紅鸞對著太子妃再次叩頭:“奴婢三生三世也不會忘記太子妃的大恩大德。”此時同樣感恩的話於太子妃來說,那就是極為響亮的耳光。

389章 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