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章 長情795章 水災之因?
太皇貴妃答應了,就如她所說只是想盡點心意罷了,宮中的規矩她比紅鸞要清楚,自然不會為難紅鸞。而果品點心也沒有用紅鸞去準備,她已經自帶了來,當下擺在梅樹前;太皇貴妃回身:“容本宮和梅氏姐妹說兩句話,請純妃到那邊等本宮,一會兒就好。”
紅鸞行禮後退幾步轉身走開,行了幾十步才回身立好等著皇太貴妃,臉上沒有不耐煩或是焦急,只是平平靜靜的注視著在雪中靜立的太皇貴妃。
以太皇貴妃之尊,她當然不會向兩個死去的宮人行禮,能擺上幾盤果品點心已經是她很有心了:宮裡哪一年不死宮人的,何時又少了為主而死的忠心之人?可是能如太皇貴妃這般記得供上幾盤果品點心的,可以說除了太皇貴妃外還真得沒有其它人。
太皇貴妃的身子挺得直直,獨自站在梅林前一動不動,不知道她是在緬懷、還是在感傷,就那樣站了半晌後才看到她轉過身子來;她的人立時趕過去伺候,扶她走到紅鸞面前來。
“讓純妃久等了。”太皇貴妃的聲音有些暗啞,眼圈還有些溼泣,就是臉上的妝容也顯出了淚痕來,看起來她當真是對梅氏姐妹極為想念:“我們回去吧,起風了這雪天也就真得太冷了。”
雪地中留下了太皇貴妃和紅鸞等人的腳印,可是不久之後這些腳印越來越淺,最終被大雪所覆蓋消失在雪地之中。就好像宮中成千上萬的宮人太監,他們大多都像那些腳印一樣消失在時光裡,連個名字也沒有留下來;梅氏姐妹,如果不是因為太皇貴妃今日的顯赫身份,也會被深埋在當初寶良儀的心中直到死後再無人記起吧?無錯不少字
回到承露殿後,太皇貴妃並沒有久坐,吃了一碗薑湯後就離開了:而她自始至終沒有看到宮嬤嬤。
她離開清露宮後問身邊的丫頭春桃:“可有看到清露宮中的嬤嬤?”每個宮中都有一兩個嬤嬤在的,而且嬤嬤身份不同不需要做事情,只要緊緊的跟在主子身邊伺候就成;可是純妃身邊有女官有宮人有太監,就是不見她的嬤嬤,這當然讓她生出幾分疑惑來。
春桃欠身:“有。只是清露宮的嬤嬤忙得很,清露宮內室、外務,不論是宮人還是太監,事兒都要請教那位嬤嬤,把她忙得團團亂轉,哪裡停得下腳來?看來純妃娘娘不知道嬤嬤不能如此使喚吧,下次可以提醒純妃娘娘,免得她為人所詬病。”
“嗯,是要提醒她一下。”太皇貴妃嘆氣:“清露宮就是個是非地,她倒是寬心的很……”說著話她們主僕一行人走得遠了,漸漸消失在風雪中。
此時承露殿上的紅鸞臉色大變的不停灌著茶,任宮嬤嬤、柳兒等人如何問她也不說話,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窗外的風雪,她看得方向正是那幾株梅花所在的地方。
梅氏姐妹當中的妹妹梅香,和她母親的閨名相同,只是她的母親孃家不姓梅而是姓紀;但是她的母親會打那種太皇貴妃所有的絡子,也擁有那種絡子,雖然太皇貴妃沒有說那種絡子只有梅氏姐妹二人會,可是自此之後宮中再無那種精巧的玩意兒,也就是無人會那種打絡子的手法了。
她的母親難道是個宮人?紅鸞震驚至極,再想到家鄉的大水她的身上冰涼一片,如果她猜測當真的話,那場大水絕不簡單,所牽扯得也不是她們一家人的仇怨,這關係到全嬪的死——如果她的母親是因為出身宮中,她們一家人以及十里八鄉的百姓因而被人害死,絕對不可能是因為她母親的原因。
一個宮人實在不值得有人為她如此做,而且要殺人滅口的法子很多,為那動手之人要用這種連累無數無辜之人的法子呢?就算是為了掩人耳目,難道就沒有更好的法子?她越知道的多一點,反而會多出更多的疑問來。
看到宮嬤嬤等人擔憂的目光,紅鸞強自一笑:“我無事,讓嬤嬤留下來吧,你們去做你們的事情,不要讓人看出清露宮的異常來。”看著柳兒等人帶著擔心出去,她長長的吸口氣看向宮嬤嬤:“嬤嬤可知道全嬪的事情?”
見紅鸞肯開口宮嬤嬤放下心來:“知道一些,只是娘娘要知道?”
紅鸞沉默了一會兒:“她身邊的貼身宮人是雙生子,姓梅,和太皇貴妃當年親如姐妹,是不是?”
宮嬤嬤苦笑:“娘娘,老奴不是事情都知道的,承露殿的全嬪之事還是知道的,而她身邊貼身宮人的事情老奴真得所知不多;就算當時她們在宮中極負盛名,而且還很得先帝喜歡,但是她們始終只是個宮人,老奴哪裡會盯著她們不放?她們和誰很要好老奴真得不知道,不過當年太皇貴妃初入宮就賜居在我們宮中的甘泉殿,她和全嬪當時不能相提並論的。”
說到這裡她看看紅鸞:“你是想知道全嬪的事情,還是想知道她身邊宮人的事情?那兩個宮人後來死掉了,一個溺死在湖中、一個燒死在御膳房的小灶間裡,除了知道她們因一雙巧手而在宮中無人不知外,其它的老奴就真得不清楚了。”
紅鸞伏在桌子上:“都想知道,嬤嬤能不能不要問我為?就如我不追問嬤嬤為恨上官家,痛恨太皇太后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秘密,不是不肯說只是,嗯,還不到時候吧。”
宮嬤嬤聞言沉默了一會兒:“當初的太皇貴妃入宮,因為有皇后和全嬪在,她根本就是個默默無聞的人,宮中很多的宮人太監都不知道承露宮的甘泉殿裡住著一位御女。先帝當初最寵的表面上來看是全嬪,實際上應該是先皇后吧?無錯不少字自先皇后病死,先帝不論百官、太皇太后說,就是不肯再立皇后,至此他也只有一位皇后。”
“全嬪當初幾乎大半是藉助身邊的梅氏姐妹,而得到先帝的寵愛,依老奴看當年先帝做出最寵愛全嬪的樣子,不過是為給太皇太后一個交待罷了;他事母至孝卻在上官一族的事情始終有一點不肯讓步,那就是立後,而且他根本不讓姓上官家的人入後宮。”宮嬤嬤坐下陷入那些已經久遠的往事中:“真正寵信全嬪卻是在全嬪和上官家勢不兩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