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心想,然後等著始皇帝的答覆。
這句提議不論從何種方向上來講都是正確的。
焚書,是為了書同文字,這個沒有一點問題。
但為什麼不能以簡體字寫下百家書籍,傳行天下呢?
百家子弟想要傳播知識就要用簡體字,這樣百家子弟不是更容易接受簡體字一些?
“太慢。如此行之,百家仍可以反叛思想裹挾百姓,不利秦國一統。”
始皇帝早就思量過這個問題,而這就是他所給出的答案——太慢了。
一張白紙好塗抹還是一張國畫好塗抹,白紙。
始皇帝要讓整個天下恢復出廠設定,讓他們全都打上了秦國標籤之後,再給他們安裝app。
在始皇帝眼中,秦國的一統最為重要。
就如同當年嬴成蟜為了秦國儘快一統天下,而預設了軍國主義一般。
事有輕重緩急。
嬴成蟜嘆了口氣,他其實不能接受這個理由。
破壞永遠比創造更容易。
斬斷文脈簡單,重新塑造可就難了。
華夏一統固然重要,但一統之後的華夏發展路線也很重要。
嬴成蟜當年沒有強行在六國行琉璃亂國之法,便是考慮到琉璃放出後,一統六國的災後重建實在太艱難了些。
今朝始皇帝焚書政策,和當年他的琉璃亂國都是釜底抽薪之計,太過毒辣。
但在這個大殿上,嬴成蟜無法反對。
因為天下之主,是始皇帝。
於是,限時嘴替嬴扶蘇受教歸位。
焚書一事,就此定下。
始皇帝內心搖搖頭,對於嬴成蟜偶爾露出的婦人之仁並不看好。
他知道嬴成蟜如何想,但他不認為嬴成蟜想的對,這對哥倆在治國方面分歧就在於此。
此宴散後,是該和成蟜徹徹底底深談一次了。
扶蘇已成,焚書已畢,文字已推,今日也該回到最初之議了。
始皇帝攤開竹簡,在群臣還沉浸在焚書,簡體字一事上時,輕聲念道:
“武城侯王翦,已有封地武城,授齊地臨淄所轄十八城。”
齊國靠海,齊地是出了名的富庶。
早在戰國時期,齊國就號稱擁有天下一半的財富,齊人在天下出名的就是財富。
掌有臨淄十八城,意味著王翦的王家哪怕在之後什麼都不做,光靠封地內的賦稅抽成,也能夠富甲一方。
“老臣!叩謝陛下!”
咚~
大秦第一位徹侯跪倒在地,給始皇帝結結實實地磕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