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又招來一名門客,要其告訴副將王齮,和五位偏將。
要這六人做好準備,兩日後召開作戰會議,如何進攻匈奴。
冒頓王子這陣東風已吹了過來,萬事俱備,該去狼居胥山上溜一圈了。
門客自去報信,嬴成蟜找出一張呂氏商會耗費十年而繪製的的大漠精細輿圖,思索要如何對匈奴作戰。
至於饕餮軍中冒頓王子和其下屬的小動作,嬴成蟜是真沒放在心上,完全不在意。
看的書越多,見過的事越多,觀的人心越多,嬴成蟜就越來越懂得,為什麼始皇帝看不上陰謀,只行陽謀。
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陰謀都難以扭轉局勢。
能站在頂端的都是聰明人,很少有什麼計謀能瞞天過海,要所有人都察覺不到。
好些成功的陰謀並不是沒有被看穿,而是成王敗寇四個字罷了。
嬴成蟜曾就長平之戰,與主要參與人廉頗有過簡單交談,為何趙國會中了秦國的反間計。
在換將之前,趙王連發三道軍令要廉頗主動出擊,廉頗三拒之後,趙王這才換上了趙括。
趙國朝堂不是沒有人說這是秦軍奸計,秦國不害怕勇氣冠絕中原的廉頗將軍,卻害怕一個從來沒有領過軍的毛頭小子,可笑至極。
趙王之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趙括。
一是受困於糧草問題,不假外國獨自供給糧草的趙國糧草不足了,趙王需要一員願意主動出擊的將領。
二是在沒有開戰之前,趙括除了沒上過戰場以外,表現都是極好。其父乃是赫赫有名的趙國名家馬服君趙奢,論戰也不如趙括。
這種情況下,趙王選擇了相信趙括,結果趙括輸了,落下了一個紙上談兵的貶義成語,成為歷代兵家門生的反面教材。
但假若是趙括勝了白起呢?
那就是趙王慧眼識珠,趙括天縱奇才。
這事並不是不可能,霍去病就是成功的趙括。
同樣是從沒上過戰場,同樣是對陣強悍的敵人,同樣是不被他人看好只被君王賞識。
霍去病率領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外,縱橫馳騁,襲擊匈奴,斬獲敵人兩千多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
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成就兵史上不可複製的傳奇。
頂層博弈都是打明牌,所謂中了計,不過是選擇錯誤,輸掉遊戲而已,哪有那麼多看不破的陰謀。
能通行天下改變格局的,都是陽謀,是要你知道卻又不得不照著去做。
就像冒頓,明知道嬴成蟜不懷好意,還是要乖乖留在高闕城聽從嬴成蟜的擺佈,活著,才能找到機會。
冒頓認為他能找到這個機會。
他會利用饕餮軍,先對抗當匈奴單于的阿父,等其成為匈奴單于之後,再處理掉這群黑甲秦軍。
成了,他依舊是歷史上帶領匈奴一統大漠,走向巔峰的傳奇。
敗了,他便是引狼入室的罪人,受萬千匈奴唾罵!
不知不覺,被始皇帝趕出咸陽,又委派到西北主事的嬴成蟜,在保留著一顆本心的同時,思考模式漸漸發生轉變。
去年他還在想,與冒頓聊些什麼,才能讓這個匈奴王子打消戒心。
而今年,當他真的到了大漠,從月氏國手中救回了冒頓以後。
他根本無心去與這位匈奴王子見面做戲,他覺得完全沒這個必要,頓弱一個人去就行了。
若是始皇帝知道嬴成蟜的變化,定會歡喜。
這個豎子思考方式終於變了,脫離人臣,趨向王。
PS:天開始變涼了,還有一章,明天白天補!先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