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了這次進攻隱蔽迅捷出其不意,老將用大漠很是稀缺而中原隨處可見的的麻布,包裹住樊噲所領騎兵中的戰馬蹄子,包住了馬蹄的戰馬奔跑聲音極小。
雖然做下了這麼多準備,但實際上這次突襲依舊沒有必勝把握。
攣鞮部落是頭曼本部,最為強大。
而樊噲領的這一萬匈奴人,卻都是各個小部落拼湊而來。
且為了能順利在匈奴人眼皮子底下藏起來,老將求教了善在平原開闊地帶藏兵,以飛兵要匈奴人不敢南望的李牧,決定不分發一具甲冑予樊噲。
饕餮軍甲冑雖然是按照輕甲打造的,但人甲馬甲加起來也有將近二十斤。讓頭曼絕望不敢試探的絕對防禦,是犧牲了一部分機動性而來。
而想要在平原開闊地帶藏兵,最重要的就是高機動性——樊噲所率軍隊需要在匈奴士兵搜查之前轉移陣地,在匈奴人搜查完確認安全後再回到藏點。
樊噲在硬實力不如攣鞮部落的情況下,按照原定計劃發動突襲。
在這等稍微遲疑一點就會敗北的戰鬥中,對陣對單于最為忠心、意志最為堅定的攣鞮部落。
能勝就不錯了,還想要招降?還想要降者不殺?
呵呵。
帶著小部落拼湊出的人馬,樊噲完全是靠著勇氣與不要命所引出的勢不可擋之氣勢,才戰勝了匈奴中最為精銳的攣鞮部落。
得到了能要六萬饕餮軍趕到匈奴聖山狼居胥山,還吃不完的羊群。
這真的是違抗軍令嘛?
“讓本將軍一個人靜一靜。”
早就被炙烤到難以忍受的親衛低聲稱“諾”,後退了三十步,目光片刻不離王齮。
大火已然燒了一刻鐘,仍舊沒有熄滅的跡象,一直明晃炙熱的火光,將老將的臉照的紅彤彤,照的臉上皺紋纖毫畢現。
“將軍,你吩咐的,王齮都做到了。
“真想年輕個十數歲,隨你一道奔襲數千裡,去那群匈奴狗的狼居胥山轉轉。
“真想年前跟著將軍回咸陽,送蒙驁那老鳥人最後一程。
“真想在秦昭襄王賜死武安君時,站在武安君身邊,奪下秦王劍……”
東南西北,四方遠處。
匈奴大軍重新集結,一盤散沙復為一個整體。
一個時辰前的大敗,要十七萬大軍折損了兩萬人馬。
這足以要一個匈奴大部落從狼居胥山山腳下離開的重大創傷,平攤到整個匈奴,筋沒傷,骨沒動。
頭曼帶著各大部落首領,遠遠觀望著這支打了一仗反而多了一萬的軍隊,下達了要就近部落出糧草出勇士的命令。
逃亡而歸的頭曼鬥志滿滿。
有了糧草又如何?大漠千里一景,就是他頭曼不阻礙,這支秦軍都不一定找得到回去的路。
這片從來沒有中原人踏足過的土地,是匈奴地,是他頭曼單于的土地!
孤軍深入,難逃敗亡之局!
“大漠不需要焚屍,這群秦狗在羞辱我們!”
頭曼眼中倒映著遠處由匈奴勇士而燒起來的大火,牙關緊咬。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
烤火的老將仍舊在喃喃自語,他知道大漠不需要焚燒屍體。
他只是想給自己生個火,暖暖身子。
PS:明天再補一章,有點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