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 成雙
牛根生感到悲哀,這世界太亂啦,國字多是血淚就造啊!血流成何方成國啊!一口王方成國啊!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 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 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 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 起來 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 前進 進
國,guó,從 囗(圍,wei)從 或。
或,從囗(人口)從 一(疆界)從 戈(守衛城池)。或和國是古今字,本義邦國、疆域。
1.會意。從“囗”(wéi),表示 疆域。從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義: 邦國。
2.周代,天子 統治的是“天下”,略等於現在說的“全國”。,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 析言之也。從囗。從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古文字中,國(簡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 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 餘之日本學友後藤朝太郎則主張“ 或”為國(國)之原字。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論文,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 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 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從口 從戈,一以戈,一為守,其義尚不明。蓋口為國土意,若以兵器之戈 而衛之,則其一 為表示領土之境界意,一為有時如亙之有二線,亦猶表示 田地境界之畺字。所以,表示一國對於他國及其部落具備兵器之境,例如就今所有周代鼎彝之名觀之, 吳大澄、劉心源、 阮元等所示,“國”字如次明示“或”(《 毛公鼎古籍補》“或”(《毛伯彝古文審》及此外四鐘鼎文。他以“口為國土意”,“一為表示領土之境界之意”。適得其反。口首為表示境界,次為表示國土,始得其義。而後藤先生以“或”為國之原字,持之有故。......因此,餘以為國字,無論其原形為“或”還是為“口”,皆表示保護私有財產之義。“或”用於畜牧時代,口用於農業時代,後世合而為一,有戈守之,有牆圍之,無非私有愈多,保護愈堅也。古人常稱國家為社稷,顯然表明國家與土地、農業之密切關聯,可視為同一意義。故在古人看來,“國”字分用固可,合用亦可,先後之辯,無關大體。 ”
“國”字是個常用字,在現代漢語中主要表示“ 國家”、“祖國”等義。它的形體古今變化很大。
從上列甲骨文形體來看,左邊是個“口”,表示一片土地“國土”,右邊是一個“戈”,意思使用“戈”這個武器來保衛這篇土地。這個字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或者”的“或”字。可以看出在 甲骨文中“或”字和“國”字時分不開的,它是一個會意字。金文的形體,右邊基本沒變,仍是個“戈”字,而左邊表示“國土”的“口”外邊加了“國界”,仍是以“戈”衛“國”的意思。到了周代,“或”字已被借用為無定代詞,於是在“或”的基礎上又加了意符“口”,成為“國”字。小篆的“國”字就變成了外形(口)內聲(或)的形聲字“國”字了。繁體的“國”字形體是從小篆形體演變過來的。
“國”字的形體從“或”到“國”又到“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的含義卻變化不大。一般情況下都是指“國家”,如《商君書·更法》裡說“便國不必法古”,意思是說只要便利於國家,就不必效法上古治國之道。在古代“國”字有時也特指諸侯王的封地,如《說文解字》說:“國,邦也。”“邦”就是指諸侯的封地。柳宗元《封建論》裡說:“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這裡的“郡”是指行政區劃,“國”是指諸侯封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漢朝建立時,天子的政令只在郡裡推行,而在諸侯國內不推行。另外,在古代“國”,“家”二字的含義也有區別,它分別代表是兩個詞,諸侯統治的區域叫“國”,大夫統治的區域叫“家”,在現代漢語中,“國”、“家”二字的含義則有了更大的區別。宋元時出現了我們今天通用的簡化“國”,“ 囗”裡從“玉”,表示我國地大物博,寶藏豐富。
國
國
明朝時簡化“國”字已較為常見,以下是明末青花小盤盤底的殘片有一 個簡體“國”字。
有人統計,“國”字的寫法有42種之多。以上各種“國”字的表意視覺功能與哲理意趣均較 繁體字的“國”所不及。
1956年6月1日,中央頒行的簡化字中, 郭沫若先生將口內“王”字加一點“國”簡化為“國”,既避開了帝王的封建思想,說明我國“玉”文化有著悠久歷史,玉是珍寶,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徵,其意思是讓我們愛護寶物一樣珍愛自己的國家,但口玉國並非郭沫若首創,民國時期青花瓷盤,正面圖案中亦有簡體“國”字。
牛根生對與國的理解還很膚淺,但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個國家就是坐好江山使人民國泰民安,國富民強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啊!得民心者得天下啊!天時地理人和才是人心之根本啊!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國為家可以長治久安啊!你愛江山還是愛美人?你愛女人還是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