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我在小白文裡升級》,懇請各位書友給點收藏,推薦,留言!螞蟻叩謝!
****************
“我和果汁王的CEO埃文斯先生談過,也和他的團隊談過,目前我們的合作想法是,在國內全面鋪開……”
“我們不止是做咖啡……現在流行的,受年輕人歡迎的奶茶,還有果茶,或者果汁,我們都做……”
肖鋒把他的想法和在座的高管們說了一下。
而在座的高管們這時幾乎是陷入了全線的沉默。
“我曹,這米國人野心也太大了吧?”
“就是單品,都不好做呢,他們這是要多線開發,這能行嗎?”
“這種綜合型的飲品店,到目前為止我還真是沒看過任何一家呢?”
“想要做,其實也不是不可能,只不過在物料,和人力成本方面的投入可能要非常大呢……”
“我丟,果然不愧是米國佬的辦事作風,什麼穩站穩打,他們這是一上來就梭哈下死手,開玩就揚沙子啊!”
不過沒一會兒功夫,會議室裡的高管們就開始議論紛紛了。
這種綜合型的飲品店,在國內確實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的嘗試到底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大家是議論紛紛。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
其實老早之前,就有人想過開這樣一家,綜合型的飲品店,但在進行了最初的嘗試之後,就放棄了,因為成本投入實在是太高了。
為什麼國內奶茶店這麼多,因為奶茶店是這些飲品店裡成本最低的。
就比如咱們國內本身就產茶,而且還是產茶的大國,所以茶葉的成本非常低。
還有就是牛奶,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尤其是現在國外的大包奶粉,成批次的進口道國內,到港的價格其實並不高。
非常適合奶茶店使用,所以在成本方面,就可以做到完全可控。
可是說道咖啡,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首先全球的幾大咖啡產區,幾乎都是被國外的幾大巨頭所控制的。
比如最牛掰的雀巢,還有米國的星巴克,以及其他的幾家米國公司,比如亨氏等等。
所以如果你想開咖啡店,你就繞不開這麼幾家國際巨頭。
哪怕你說,我們國內彩雲省,和南海省也有產咖啡豆。
沒錯,可如果你去哪裡進咖啡豆的話,你也一樣買不到像樣的好東西。
因為那裡的咖啡豆也一樣不便宜,最關鍵是,那邊高品質的咖啡豆,一樣是被那幾家企業給壟斷的。
就算你能進到一些,那也幾乎都是人家不要的邊角料。
就算你拿到這些,然後回來做咖啡,那出品的咖啡,難喝的像貓尿一樣,你還怎麼指望消費者買單?
所以如果你想開一兩家小型的咖啡館,那完全沒問題,你可以從那些大公司哪裡拿貨。
他們也願意以高一點的價格賣給你,反正你不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可如果你要開某幸那樣的大規模連鎖,那就對不起了,如果你沒有充足的資金來燒錢,那你根本就玩不起。
那些巨頭會從咖啡豆的源頭就卡死你。
而且哪怕你能拿到彩雲省,和南海省高品質的咖啡豆,可他們的產能也就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