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803 悄然佈局

如果是對車間整潔度要求高的,那就只能安裝空調來冷卻車間了。

這樣既耗電,又浪費了熱量,完全是雙向的浪費。

至於很多大型工廠,那就更直接了,很多都修建有自己的冷卻池。

他們會回收一部分熱能,用來加熱鍋爐燒開水。

燒出來的熱水先供給廠區使用,在滿足了廠區的工業和生活熱水需求之後。

剩餘的熱水,就放到冷卻池,或者冷凝塔裡自然晾涼。

我們還可以在幾乎每個城市周邊的電廠裡,都看到那高聳入雲的冷凝塔。

每次從那附近經過的時候,都能看到粗大的塔口裡,像天空排放著驚人的水蒸氣。

這樣的過程,自然就有大量的熱能被浪費掉了。

而如果我們組建一套熱能回收系統,把這些工業產生的熱能都收集起來。

比如給那些工廠都加裝一套水迴圈系統,用水來幫他們完成冷卻,完成一個熱交換。

這樣的水就變成了水蒸氣,然後用管道把水蒸氣輸送到各個加氫站。

然後在加氫站,直接完成電解水制氫,不就可以了嘛!

畢竟電解水制氫,其中最耗能的部分,就是要把水變成水蒸氣了。

這樣就可以省略掉前面一個加熱蒸發的過程了。

而在加氫站,完成最後電解水,並且制氫的過程,這樣就省去了約束液態氫的過程。

這也就解決了推廣液氫時,我們需要面對的運輸成本高的一大難題。

還可以保證使用氫燃料的電池車,隨時都能加到液氫。

而且大家不要認為氫燃料電池車,只是一輛交通工具。

你要知道這交通工具在跑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

而一個地區的水汽多了,那空氣溼度會變大,降水就會增多。

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會改變當地的自然環境。

就比如最近幾年,隨著我國防風固沙,植樹造林的堅持不懈推進,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就比以前有了大大的改善。

很多西北地區原本乾涸的河流,和湖泊最近幾年又都重新出現了。

而且西部地區的降雨,最近幾年也在逐年增多。

如果這麼下去再過個一百年,我國西部地區從荒漠變成適宜人類生存的林區和草原那都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大量的氫能源車要是跑在我國西部的公路上,那給當地氣候肯定會帶去良性的影響。

這可要比把喜馬拉雅山炸個豁口,把印度洋暖流引進來。

或者沿著雪區修建一條人工河道,把藏水引入邊疆省灌溉沙漠,改變環境的計劃要靠譜多了。

所以氫能源車的好處,可絕不是節能環保,對於改善環境同樣是大有好處的。

所以這利用好工業熱能,然後直接修建管道,輸送到城市指定的制氫站,這個可就簡單的多了。

下一步進行電解水制氫,這點大家都能理解。

這也可以說是我們更好的打造未來智慧化城市的一個更好的手段。

畢竟現在我們國內大多工廠的熱能,真的都是被大量的浪費掉了。

而且這些熱能,帶來的熱島效應,近些年來也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