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際上,這離真正的智慧型城市可差的遠了。
日本人就曾經做過預測,而人家的第一條,那就是一個城市的GDP能耗比,才是是否能稱之為智慧城市的關鍵。
說白一點,就是你這座城市沒創造一個點的GDP,所消耗的能量是多少。
越低,自然就說明你的智慧化程度越高。
在這方面,鷹醬是0.15.日本是0.08,德國是0.11,而我們則是1.04……
這就足以說明我們的經濟是粗放型經濟,主要位於產業鏈的低端了。
但同時,這也說明了我們的經濟還是大有潛力可挖的。
在此之前的二十年,可以說是我國大步向前,推廣城市化的二十年。
這二十年時間裡,我們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了城市。
但這個過程中,也留下了許多的死角。
而到最近幾年來,我們就陷入了增長乏力的階段。
其實土地財政的問題,可以說是世界各國都經歷過的一個必然發展歷程。
但到了後期,具體該怎們繼續發展,向什麼方向發展,大家也都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智慧型城市。
可到底什麼樣的城市,才算智慧型城市,卻誰都不能給出一個答案。
而這幾天,當星火科技提出這樣一個氫能源的終極解決方案的時候,就讓那些專家們感覺一下就看到了希望。
要是每個城市,能配上這麼十幾個大型的加氫站,那光是能源這一塊,就能解決多少問題?
而且我們一直在提碳中和,可具體到底該怎麼操作,誰心裡都沒底。
畢竟如果真要實現碳中和,那可是要關掉很多小廠子的。
可對於很多小地方來說,那些小工廠,那就是他們的命根子,是為數不多的財政來源。
關掉了,那他們本地的GDP就會出現大幅下滑。
可如果不關,這些小工廠,就改不了亂排亂放的問題。
可如果這些小工廠的動力來源,都用上電,或者氫,又或者是價格更便宜的天然氣呢?
一旦我們實現了液氫大量製備普及,那麼其他能源的價格勢必會大副下降。
不管是石油,還是天然氣,又或者是動力煤。
到那個時候,困擾這些小工廠的汙染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所以在這些專家們看來,星火科技專家的這個提議,哪裡僅僅是一個氫能源製備的方案啊?
這特麼還是一個智慧型城市的奠基方案,這還是一個能源革命的方案啊!
連帶著如果能實現的話,咱們的碳中和難題,也將迎刃而解。
而且這氫燃料電池車,如果將來在國內推廣開來。
哪怕只佔到全國汽車銷量的百分之三十,那就足以解決咱們很多地區的環境汙染,和乾旱問題了。
尤其是在西北內陸地區,這些車子的出現,必將給當地的環境,帶去重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