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這些都是嶽王觀建好以後才有的盛況吧?
方唐鏡所描繪的遠景,與籌錢建嶽王觀有關係麼?
有關係,大大的有關係。
“大家既然知道日後這裡定會日進斗金,若是此時能提前佈局購入一些房產,到嶽王觀建起之時,是不是財源滾滾,數錢數到手抽筋?”方唐鏡諄諄善誘。
什麼見鬼的房產,這是還是白地好不好,什麼提前佈局,分明就是賭好不好……有點亂,挼一挼先。
“你是說,將那‘畫餅充飢’的餅先賣了,等有了餅再分給他們?”老道和王恕想破了腦袋,好不容易才勉強跟得上方唐鏡的思路。
這套路怎麼看都象是空手套白狼。
當然,這裡有地可賣,不完全是空手,所以說是“畫餅充飢”比較貼切。
說實在的,兩位老人已經算是很開明的了,且長期關注民生,才能腦筋急轉彎,想到這些。換了一般的人,根本沒可能想得出畫餅也是可以賣的。
這似乎有點不太地道……
雖然與當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主流不同,可怎麼看也是很有道理的樣子。
當然,也是有地可賣才敢如此,若非如此,你還能變出錢來不成?
可明明一文不值,白送都沒有要的土地頃刻間寸土寸金,是個人都難以接受。
老道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如何能讓大家知道這裡會日進斗金?”
“此事易耳,咱們可以事先做好規劃,然後將規劃展示出去,商人又不是傻子,自然一看便懂。”
實錘了,妥妥的望梅止渴,當然,最後也真是有梅的。
問題是真的有人會信?真的有人會出銀子買下一個承諾中的願景?
難道真應了那句不知從那裡流行到南京的話,“此處人傻錢多,速來?”
兩人又驚又喜又疑又惑,真真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忙問道:“真的可以嗎?”
“不如這樣,兩位前輩若是信得過小子,可以將這個工程承包給小子運作。”方唐鏡微笑道:
“在商言商,小子願意出十萬兩銀子包下嶽王觀一期工程,為期三年。不煩您老人家勞心勞力,小子就給您建一座不低於嶽王墓規模的道觀,每年還承諾上交官府商稅兩成,不低於萬兩白銀,交給觀裡不低於兩萬兩白銀。您老認為如何?”
“我……去,啊!”老儒又忍不住在心裡爆粗口了,不要開口閉口便以萬為單位,很小看人麼,好歹老夫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豈能讓你嚇住了!
“開,開玩笑的吧?”老道卻沒有老儒生這般的氣節,天上掉餡餅啊,還有什麼比這更愉快的事,就怕不真實。
“哼!我家公子從不說大話。”秀娘最聽不得有人說公子半個不字,剜了老道一言道:
“你到松江一府三縣打聽打聽,咱們公子做過的那些事,十萬銀子的事業,可是最小的。”
可不是嗎,公子哪次做的大事少於十萬,太掉價了好不好,松江第一公子你當是白來的麼?秀娘十分自覺地給自家公子名頭又升了一級。
“老神仙,真不是開玩笑。”方唐鏡誠懇回答。
這裡可是南京城,百萬級別人口的大都市,整個江南富商達官扎堆的地方,十萬兩白銀根本不算個事,每年賺十萬八萬的更不算個事。
若不是方唐鏡考慮讓西廠在南京生根,尋一個安頓且名聲好的活計,做點什麼也比這個來錢快,當然,拍王恕的馬屁也是一小方面。
不得不說,方唐鏡如此簡單粗暴就對了,兩位老人都是講求實際的人,越簡單直接越好。
兩位老人還是有些轉不過彎來,陷入到長時間的沉思之中。
沒見過這樣的便宜事,還沒動工就先主動送錢的,這個世道充滿了深深的誘惑。
這時已經有童子來各人面前催稿,方唐鏡想也不想,揮筆寫下一聯,交給童子。
主持人胡學賢開始與兩名眾人推舉的才子共同品評詩文。
諸人皆是來自各府的頭面才子,雖然口頭互相吹捧不已,其實心裡皆有相輕的想法。
胡學賢先拿起第一張,連聲稱讚道:
“鄒賢弟好聯!
‘故壘西邊,人道是,嶽武穆報國之所;
殘陽如血,天可鑑,金太子落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