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再一細想,實在是靠譜得緊啊!
這一屆的考官都是博碩鴻儒,乃是皇帝特旨簡拔,做人要學會感恩。
當然,大家都是鴻儒,是要臉的,不能過於直白。
所以這個馬屁須得相當含蓄且水準極高,一般人不可能想得到。
好一個文縐縐,精緻無比的馬屁!
這就好辦了,儘量往皇上臉上貼金,一準妥妥高分。
當然,如此拐彎抹角的精緻馬屁,能理解其中深意的考生自然是少之又少。
別的考生是沒可能想到這一層的。
而且雞這種生物,平時大家見是見得多了,還真沒人認真研究過。
大家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讀書人,怎麼可能與雞打交道呢?
這是泥腿子,村夫愚婦乾的活好不好。
於是各種種樣腦回路清奇的作品紛紛出臺。
其中一考生便寫道:
“其為黑雞耶?其為白雞耶?其為不黑不白之雞耶?”
如此奇文,改卷房考官只能批曰:蘆花雞!
當然,這奇文下文更奇:
“其為公雞耶?其為母雞耶?其為不公不母之雞耶?”
房官欲哭無淚,只好再批:閹雞!
據說後來這位房考官還以此卷作打油詩一首,傳為笑談:
人生主考過一場,見識多是好文章。
黑白蘆花哥錯了,母為陰來父為陽。
第四道策論題目:割不正不食。
這是論語裡的話,不過不必用八股文寫作,改為策論。
這就回歸到常態了,坐而論道才是大家的最愛。
於是大家一掃剛才的頹廢迷茫,奮筆疾書,洋洋灑灑,指點江山,一瀉汪洋,好不痛快!
甚至有些人寫完好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便連方唐鏡也有這種感覺,寫完之後總覺得不過癮。
這篇文章方唐鏡也沒寫出什麼新意,整體來看也是一篇隨大流的文章,中上而已。
但是方唐鏡並不在意,最重要的頭場拿下了,這一場只算是添頭,成固欣然,敗亦無妨。
因而方唐鏡此時的心態非常放鬆,既然說到吃食,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秀娘準備的食物。
想到這裡,不由食指大動,索性拿出食盒開始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