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 語出何處

“不過呢,賢侄,老夫還有一點不明,汝文章之中有一句‘顏苦孔之卓’,語出何處?”

“顏苦孔之卓”,意思是顏回對於老師孔子的思想理解起來頗覺吃力,老師太優秀了,做學生的壓力山大。

方唐鏡聽到了李大宗師的話,心裡吊著的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李大宗師開口提及這個問題,方唐鏡就贏定了。就怕他不開口,反而從別的地方刁難。

事實上,這兩處破綻都是他故意安排給兩位大人的。

從李大宗師出了這個“志士仁人”的題目之後。

方唐鏡就知道大事不妙,李大宗師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讓自己過關的了。

不管自己如何作答,寫出何等花團簇錦的文章來,李大宗師只要鐵了心挑毛病,總不可能挑不出來的。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文章的魅力,可心讓想象放飛。

就如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字獄一般,要從文字上整死一個人,簡直不要太容易。

有些東西你自己根本就不曾想到過,就成了致命的毒藥。

比如李後主那首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便是因為裡面有幾句:“雕欄玉砌應猶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便被人解讀為思念復辟,企圖造反,於是被趙光義認為他“人還在心不死”,便賜了他牽機毒酒。

有些只是成語的前後用錯了次序。

雍正時的年羹堯上過一封奏摺,上面將成語“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於是被雍正認為是誹謗朝廷黑白顛倒,自己這個皇帝得位不正,於是便令人彈劾年羹堯九十二條大罪,令其自裁。

還有些命不好的,成語用對了便丟了性命。

還是雍正年間,江西考官出鄉試題“維民所止。”,有人密告,說是“維止”二字正是“雍正”砍掉了頭的意思!於是當時的考官全家人頭落地。

更荒唐的是,看你不爽所以殺你的。

清乾隆一日微服私訪於書肆選書,時微風吹來,吹書頁上下不已,一書生隨口吟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來翻書?”

乾隆便認為此人是在影射他,於是便下令殺之。

實際上,歷朝歷代的文字獄數不勝數,連司馬遷,揚惲,嵇康,蘇軾,宋濂這些有名的人物也是文字獄的受害者,無名小卒更是多不勝數。

看到了吧,想要在文字上玩死一個人,只要有心,總能製造出毛病來,簡直防不勝防。

反倒是李知府那種答案確定的題目是不可能出錯的,最多便是答不全,沒有送命的危險。

以李大宗師行事之狠辣,方唐鏡實在沒有把握,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寫出來的東西要被李大宗師挑出毛病不要太簡單,玩死自己就跟碾死一隻螞蟻沒什麼區別。

所以方唐鏡第一時間想到了一個故事。

清乾隆時期,有兩個極要好的年輕同鄉官員,同在京城為官,李光地和陳夢雷。

那一年,兩人同時回福州省親,卻正正趕上三藩之亂,兩人被耿精忠部所圍,逼二人從賊。

兩人於是密謀,由陳夢雷假意投敵,去作耿精忠幕僚,伺機收集反賊的資料,由坐鎮福州的李光地將情報傳回朝廷。

事情很順利,一切都按二人的劇本來走,傳出去的情報對於朝廷的平叛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叛亂平定之後,按理說潛伏敵後的陳夢雷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折,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但李光地卻是妒忌其功在自己之上,竟獨攬功勞,絲毫不提好友陳夢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