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私兼顧的原則,這八萬三千畝的名額,官田佔四萬三千畝名額。”
江南諸省與其他省份不同,此時成化朝的土地兼併也沒有到嘉靖時這般嚴重,朝廷為了保證糧食供應,對江南諸省的土地兼併多有限制。
因而此時江南諸省的官田極多,往往都要佔到總畝數的六成以上,江泉略低些,也佔到了五成五。
所以方唐鏡說官田佔四萬三千畝的名額,實是不多,所有人都無話可說。
從官府口裡奪食,那和摸老虎屁股有什麼兩樣!大家是沒有這個心思的,大家更關心的是剩下的那四萬畝好不好?
四萬畝,看似是不少,可若按人頭算,就算不計那些小戶,只說這堂中的六十五人,分到手的也不過每人六百畝出頭,各人身後代表的可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個大家族,這點份額,哪夠塞牙縫?
大家又開始後悔了,早先怎麼就捨不得多出那麼一兩千兩銀子,爭一爭這鄉賢名額?
現在臺上那九個老傢伙可是笑得眼不見眼,鼻子不是鼻子的,不用腦子想也知道,這大頭早在他們算計中了啊!
人同此心,換了他們也會這般做的,何況人家又是理事,天然就有話語權,優先權。
諸多之前爭奪鄉賢,最後那一哆嗦卻沒能咬牙挺住,以至於錯身而過的此時更是暗自垂淚,唏噓不已。曾經有一個暴富的機會擺在自己面前……
方唐鏡接著說道:“不過嘛,官田也是可以將份額轉讓出去的。”
這……,眾人只覺得心跳遽然加快,太陽從西邊出了?
官府這隻進不出的鐵公雞也會有拔毛的時候?
不要在這種時候開這種玩笑好不好?人的心臟也是很脆弱的,珍愛生命啊!
很可能是真的呢!這方小師爺行事神鬼莫測,誰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又聽方師爺說道:“縣裡只保留三千畝份額,其餘四萬畝的份額全部出讓,分為二十份,每份兩千畝,每份以底價兩千兩拍賣,價高者得,並以此為常例,每年一拍,不知大家有沒有興趣?”
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方小師爺好手段!
這就是說,縣裡單單這一項,每年就可多進益最少四萬兩銀子。
相當於整個縣的稅賦都完成了近一半,真真大手筆。
每兩千畝兩千兩銀子底價,攤到每畝就是一兩銀子,到底值不值?值!相當值!
現在每畝糧食產量是四到五石,按四石計算,每年就是八石,折四兩銀子。
扣出人工,成本,材料,肥料,淨賺二兩。
若是養蠶,每年十發,每發可得銀二兩,一年下來就是二十兩銀子,扣出人工,成本,材料,淨賺十四兩銀子。再扣除一兩的官府份額錢,還有買糧完稅的一兩銀子,淨賺十兩。
這筆帳很容易就算了出來,當然,種桑還有一個很好的特點,就是桑樹極易成長。
當年二三月種植,只要兩個月便可收採摘桑葉,同步餵養小蠶,到第一拔小蠶長大,桑樹也已長大,桑葉也就多了。
到了冬季,只要斬斷地面的莖枝,保留根部,第二年便又蓬勃生長,更勝之前。
而砍下來的桑樹枝晾乾又正好可以用做柴薪過冬,種桑養蠶,實是農家之寶,這也是養蠶能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這興趣能沒有嗎?簡直太可以有了啊!
“有的,太有了……!”眾人異口同聲,群情激動了啊!
有聰明人已經擠到臺上立馬就要交保證金,可不能再落後了!
還是之前第一個交定金的老者,激動得不能自抑,一邊把銀票往方唐鏡手裡塞,一邊語無倫次地道:
“方大師爺,看在小老兒一大把年紀的份上,這次您無論如何也要為小老兒作主一次,小老兒先來十份,若是能全部包下,更好,先交定金一千兩,隨後就可以交割銀兩……”
“你個老不死的!不能啊!”所有人臉都綠了,你嬢的,你一個人包圓了,大傢伙難道喝西北風?這老傢伙也太討厭了,要不,眾人一哄而上把他打將出去,反正……法不責眾嘛!
“咳,咳……”方唐鏡用力咳嗽兩聲,這才道:“老先生且慢,先聽在下把話說完你再做決定。”
聽到小師爺還有話說,摩拳擦掌的眾人這才消停下來,認真地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