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章 大資料法

方唐鏡怎麼弄出的那份名單?

外人看起來,實有鬼神莫測之機。

其實若掌握了正確的思路和方法,並不算複雜。

方唐鏡根本就沒有用到什麼推理,排查,打探,審訊,十大酷刑……

這些通通不用,甚至連西廠甄別出來最可能的奸細也沒有動用寶貴的時間去審訊盤問。

所有傳統的刑偵手段一概不用。

這些都是汪芷在做的事情。

“公子,這是廠公讓送來的訊問記錄……”一名親衛恭恭敬敬地遞上一份冊子。

“放一邊去,告訴你們廠公,沒事別來煩我。”方唐鏡毫不客氣。

“這……是,小的告退。”親衛偷偷嘖了嘖舌,據他所知,整個大明朝堂,能用這種語氣跟汪公說話的,不到兩掌之數。

一份份的審訊材料送到方唐鏡面前,方唐鏡看都沒看一眼,慢慢摞成了小山。

方唐鏡之所以如此,並非這些東西不重要,而是在他看來,已經沒有必要。

起碼,對於自己來說,已經沒有必要。

九十萬兩銀子的下落,無外乎三種可能:

一,運到寧王指定的某個地方,比如鄱陽湖水寨。

二,找個隱秘之處埋了,等風頭過去之後再取出來用。

三,運回南京城,就地消化。

第一個選項,風險太大,原因之前已經說過,此時相同。

所以若要選擇第一個選項,實屬不智。

第二個選項,在這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倒也不是不可能,被人發覺的風險也不算大。

但這麼做有沒有意義?

若是一般劫匪,這當然十分有意義,躲過了風頭,就能各種花差。

比如秘密在各處購入土地,這就神不知鬼不覺,根本無法可查。

可這是寧王劫的貢銀,意義完全不同,寧王要這批銀子何為?

一則打擊朝廷,二則壯大自己。

因此,這批銀子最好的歸宿不是深埋地下不見天日,而是儘早地花出去,變成各種物資兵器,這才有造反的底蘊。

因此第二個選項也是不成立。

第三個選項,既然這批銀子要花出去變現成實力,那麼在哪裡花最好?

南京,松江,蘇州,杭州,揚州,寧波,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不要忘記了,寧王最缺的還是兵器,鐵器,因而上述六地裡,最方便的還是南京,原因就是南京有火器製造司,兵器司,市舶司,運送還方便。

而且辦理各種手續賂賄官員,在南京最是便利。

南京城還有一個其他城市沒有的優勢,人口眾多,官員眾多,有錢人眾多。

九十萬兩銀看似是很多,但撒到一個百萬級人口的大城市,加上富貴人家的奢靡花費,九十萬兩要化整為零花出去,還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李士實就在南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