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三日,也正是新藝城的厲作,《倩女幽魂》的首映日期。
然而,香港各大晨報娛樂版上的加粗字型,卻並不是關於這部電影的訊息。
而是……
《明報週刊》發表長篇評論,標題為“一部小成本電影的逆襲之路”。
《電影雙週刊》發表置頂影評,標題為“一個野蠻與熱血並存的江湖”。
《東方日報》同樣發表大長篇,並配有《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的劇照,標題為“《江湖情》惜敗,是對手太強,還是明星效應已過時?”
《星島日報》發表……
總之,《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徹底火了,以小勝大,四兩撥千斤,可謂近年來香港影視業最完美的逆襲之舉,足以寫進“教科書”。
跟著火起來的,除了陳浩南、山雞、天大二、巢皮、包皮,包括小結巴等,一眾主要演員外,還有德寶院線。
德寶院線自建立以來,還從未如此備受社會關注,院線的人氣,也瞬間暴漲。
當然,還有一個過去從未聽聞的新公司名,近兩天也頻繁的出現在各大報紙雜誌之上,那就是“東方紅影業”,正是這家公司,一手締造了這部電影,被業內諸多人士關注,有分析人士指出,它或將是香港影壇本年度最大的一匹黑馬。
媒體上鋪墊蓋地的報道,都是關於這部電影的訊息,原本還有些民眾還不明所以,現在想不知道都難,如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對這部小成本電影越發好奇,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德寶院線。
從上映第二天的上午場開始,德寶位於維多利亞港商業圈周邊的幾家戲院,就開始爆滿,一票難求。
市場並未變,然而,民眾的消費方向卻發生了改變。最終的結果就是,嘉禾院線人氣銳減,《江湖情》第三日的票房,僅有一百一十四萬,遠遠低於業內專家早前預計的一百四十八萬。
而今日,新藝城首映的《倩女幽魂》,更是令人大跌眼球,它並未能與某些業內人士所猜測的那樣,憑藉不同的背景題材,殺出重圍,絕處逢生,首映日的票房堪堪突破一百萬。
這令出品方新藝城,包括電影製作方許可工作室,一片愁容。
最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是德寶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上映第二日的票房,居然高達一百九十萬整,甚至超過了首映日。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直接打破了行業內的規則。
現象級——從五月二十四日起,各大報紙雜誌上突然出現這樣一個名詞,據說是出自德寶集團總裁,潘笛生之口。
街頭上的小年輕們,突然開始穿起了皮衣皮褲,混跡於各大娛樂場所的小太妹們,也玩起了抹胸、超短裙。
作為八十年代娛樂事業空前發達的香港,民眾們見多識廣,即便在大街上偶遇明星也見怪不怪,上次出現這種現象時,還要追溯到七年前,電視劇《上海灘》熱播時。
以一部影視劇,引起社會潮流,引起人們的極度追捧,引起他們穿衣打扮、乃至行為舉止上的改變。
很多人漸漸開始明白,“現象級”這三個字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不過,事物皆有兩面性,《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大火,單就電影而言,確實好看,這一點已經無人反對,但有教育行業的權威人士就指出,這部電影有帶壞社會風氣的嫌疑,建議港府下令停止影片播放。
這一建議見報後,立馬就得到不少“正義之士”的附和,一時間,報紙上聲討《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的文章,也不少。
然而,一連幾日之後,港府方面對此卻根本無動於衷,文化產業的負責人,更是公開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這部電影並未違反香港影視條例公告,所以港府無權勒令其停播。
似乎為了回應這一撥反對的聲音,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上映兩週、且創下了駭人聽聞的一千五百萬票房後,德寶公司再次召開了一場記者待招會,會議上,以前很少露面的總裁潘笛生,再次親臨現場,並公佈了一條堪稱恐怖的訊息!
“需要向大家說明一下的是,《古惑仔》是一部系列電影,全系共有六部,擁有完整劇本,人在江湖不過是第一部,目前第二部《古惑仔之猛龍過江》,正在緊張拍攝中,預計下月中旬,就能與大家見面。”
此言一出,別說香港影視圈,半個香港幾乎都被震驚了。
好多人原本還有些猜測,為什麼德寶正在熱映的這部電影,不乾脆就叫《古惑仔》,醒目且好記,這下算是終於知道了原因。
這個訊息經由各大報紙雜誌傳出來後,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憂,作為普通民眾,他們自然欣喜若狂,這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好多人都走進戲院擼了好幾遍,根本不夠看,這下算是有了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