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內地公司的轉型

國家開放私營企業經營,這肯定是好事,莫大的機遇。

但同時,這一政策一旦開放,市場競爭的壓力,也將成倍增加。

京城裡的“一帆風順”兩家公司,現階段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對手,因為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並非很多人都敢觸碰。

更多倒爺,即便有錢,還是在暗中搗鼓,很少有人願意走到明面上來開公司。

因為這存在很大風險,李亞東的“一帆風順”兩家公司,之所以發展了兩三年,一直相安無事,除了他的大方向把控、經營的貨物大多是京城沒有的,不與地方國企直接形成競爭外,也得益於五道口鳥不生蛋的地理位置。

否則他如果把公司開在東城、朝陽那邊的繁華商業街上,麻煩的事情估計會有不少。

私營企業一旦合法,不難想象,十億人民九億倒中的那九億人民,將會有多少走向檯面。

在政策合法化的趨勢下,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大家沒了顧忌,紛紛照樣學樣,他們這種南北倒貨的模式,也不是什麼秘密。

如此一來,生意能有好?

所以政策變化,我們也要跟著變化,墨守成規,將會死得很慘。

李亞東將這些道理講給眾人一聽後,大家紛紛蹙起眉頭,毫無疑問,他說得很對。

他們手頭上的一些大經銷商、大倒爺,其實對於他們的經營模式一清二楚,一旦政策放開,他們不可能再去做二道販子,誰都想拿到最便宜的貨源,以他們的銷量,完全有資格找工廠直接合作,自己組建公司。

“那東哥,你說怎麼辦,難道生意不做了?”蔣騰飛蹙眉詢問,他的服裝公司才剛形成規模呢。

“做,當然是要做的。”李亞東看了他一眼,笑了笑,“不過,我們以後不再從南方倒貨,而是……從國外。”

“啥?”眾人大驚,都顯得有點不敢置信。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全都有點慫,這種買賣可沒人有把握能做成。

你想想啊,他們在場十二人,也就田磊能飆兩句蹩足的英語,還是特別簡單的那種。

首先語言就不通,這生意還怎麼做?

再加上讓他們跑到國外進貨,恕他們實在沒那個膽子啊。

李亞東知道他們會錯了意,解釋道:“放心吧,不用你們跑到國外進貨,貨源的渠道,我這邊會有安排,你們的工作還是跟以前一樣,若說區別,倒也有。那就是以前咱們只做京城的生意,而今後,咱們將放眼全國!”

“……攤子鋪這麼大?”眾人面面相覷。

“必須的嘛。”李亞東呵呵一笑。

“東哥,那我們具體賣什麼?”小猛詢問。

“什麼都賣,真要歸納一下的話,那就是賣高階貨!”

這件事情李亞東琢磨了有一陣兒,他為什麼會入股迪生建立?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佈局國內市場。

迪生建立是目前香港最大的零售集團,主營方向,就是各種高階奢侈品。

諸如LV、gucci、愛馬仕、範思哲等,一系列的奢侈品暫且不提,以國內目前的經濟環境,沒幾個人能消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