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心隨境遷好安身 第四十三章 原創不簡單

音樂原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華語流行音樂一度陷入一個低谷,音樂公司為了儘快圈錢,一些歌手為了儘快成名,抄襲翻唱之風絡繹不絕,而真正的華語原創音樂卻寥寥無幾。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道理很簡單,搞任何原創性質的東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有的時候,並不是你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就能得到回報,很可能你辛苦搞出來的一首歌,放到市場上時並不受到歡迎,那這個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就被浪費掉了。也正是因為搞原創音樂耗時耗力,還有一定的風險,音樂公司寧可從東瀛和歐美去買一些已經經過市場檢驗的歌曲版權,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大量時間,還保證了一個歌手出來的專輯一定可以賺到錢。

所以在八九十年代,許多被歌星們唱紅的歌曲都是來自與東瀛和歐美,即使有一些原創歌曲,大多也是模仿西方很紅的流行歌曲仿製出來的“劣質品”,為數不多的精品無不是大師級詞曲人費心費力攢出來的。所以大家不要看在八九十年代音樂圈好像十分繁榮,其實大多都是表面光鮮,實則是虛假的表象。

猶記九十年代初BEYOND樂隊前往東瀛發展,記者曾問:“為何不滿香江樂壇,而選擇去東瀛發展?”

黃家駒回答道 “香江沒有“樂壇”,只有“歌壇。你去看看每年的樂壇頒獎禮上誰當選最佳歌手?是紅藝人。什麼歌曲入選?全是c version歌曲。”

當年黃家駒因意外去世,臺島音樂教父羅大右曾言,“至此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黃家駒。”

由此可見,要做原創音樂有多難,不僅是商業化帶來的各種誘惑,還有原創本身是需要極大的才華去支撐的,為什麼黃家駒和周杰侖當年會火的一塌糊塗,為什麼羅大右和崔建被稱為音樂教父,這是因為他們是做原創型的歌手,而且找到了自己的風格,給樂壇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方向,這才是真真正正創作音樂的人。

所以到了今時今日,一個歌手想要真正的在歌壇立足,自身是不是能夠搞創作也是很關鍵的因素之一,為什麼寫出《消愁》、《像我這樣的人》的茅不易能持久的紅起來,而其它選秀出來的明星都是轉瞬即逝,除了經紀公司的宣傳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茅不易自身的創作才華,這也標誌著華語樂壇正在向著一個重視才華的方向發展。

扯遠了,迴歸正題。

山寶和勞仔聽到二人選擇原創,兩位老師也不反對,直接轉變了話題,開始給張偉和秦萌萌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議,並且點出了一些新人在創作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從宏觀的角度給予兩位學員幫助,甚至表示二人的作品出來後,他們可以不署名的幫忙指導,這種支援力度對於新人來說真的機會難得。

中午吃飯的時候,柳寰老師對張偉和秦萌萌說道:“既然你們要搞原創,那咱們這樣,今天下午和明天一天我給你們倆人放假,你們可以先弄一個歌曲小樣出來,我看看你們在原創方面的能力如何,如果這方面的能力欠缺,那最好還是早點選擇改編,因為咱們的時間的確很緊張,只剩下五天了。”

既然導師都這麼說了,二人也選擇了接受這個考驗。

對於原創,張偉是絲毫不虛的,因為他的腦海裡有精靈族傳承的數以億計的歌曲和音樂,雖然這些歌曲在風格方面與地球原有的音樂風格迥異,但老話說得好,音樂無國界。音樂作為一門特殊的“語言”,這門藝術可能是整個地球唯一不需要懂得對方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就能體味其中韻味和思想的語言。比如華夏唐代的《秦王破陣樂》,不管放到全世界哪一個國家去演繹,人們都可以透過這支氣勢雄渾的音樂,領略到千年前大唐鼎盛時期那繁榮昌盛、國富民強的恢弘大國風采。

精靈族的音樂大多貼近自然,風格多以旋律優美、氣息寬闊、情感純粹、曲調悠遠為主,這類歌曲與藏蒙等民族的歌曲風格有幾分類似,但比之要更加純粹、純淨。所以張偉也不怕抄襲出來的精靈族音樂不受歡迎。

吃過飯,柳寰帶著張偉和秦萌萌辭別了山寶和勞仔,回到了酒店,柳寰有些犯困,需要午休一會兒。便交代張偉和秦萌萌去節目組分配給他們戰隊的一間小型的訓練室,訓練室裡有電子琴、吉他和架子鼓等樂器,方便歌手創作歌曲和改編歌曲。不想這裡出現了一個小問題,節目組的一共向星芒影視基地租了四間小型訓練室,分別對應四位導師,也就是說,每位導師隊伍裡的兩個選手是要共用一間訓練室的,但秦萌萌卻向張偉提出,她在創作的時候不喜歡被人打擾,所以希望跟張偉輪換著使用這間訓練室,還故作大方的表示可以讓張偉先用兩個小時,等到三點的時候,她再使用。

其實秦萌萌的小心思張偉很清楚,無非就是看現在柳寰不在,所以先讓自己使用,等到下午三點的時候,柳寰也應該起來了,肯定會來這邊看情況,這樣她就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創作。

雖然看穿了秦萌萌的小心思,但張偉也沒有跟她爭什麼,只是淡淡的說道:“沒必要,既然你喜歡獨自創作,那這間訓練室就讓給你了。”

說完,張偉也不等秦萌萌說什麼,便轉身離開了訓練室。張偉離開後,直接來到節目組辦公的地方,找到了值班的副導演孔俊民,表示自己想單獨租一間訓練室,裡面需要提供一架鋼琴、一把吉他和紙筆就好,這個費用自己來出。原本選手自己租借訓練室這事兒有點不合規矩,可誰讓張偉有背景呢,對此孔俊民也沒有多說什麼,帶著張偉找到了影視基地的營業部,幫著張偉辦理了租借手續,並按照張偉的要求佈置。在影視基地內,這種訓練室的租金是按小時算的,每小時一百八十元,按天租借的話是四千塊一天,這個費用可不便宜,不過這點錢對現在的張偉來說也不算什麼,他實在懶得跟秦萌萌這種女人打交道。

來到租好的訓練室,孔俊民與張偉溝通後,迅速安排攝像組的人來給這件訓練室內安裝了全方位的攝像頭和收音麥克風,等到一切弄好,張偉才開始自己的原創之路。

在訓練室內,張偉把紙筆擺好,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實際上是在腦子裡快速的搜尋精靈族的歌曲,準備直接從中選三首歌出來。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張偉從精靈族那龐大的樂庫當中找到了與地球音樂風格很接近的三首歌,這三首歌的名字分別是《我的家鄉在泰達米爾》、《卡利姆多戰役》和《阿爾忒彌斯之光》。

因為有攝像的關係,張偉也不能直接把將三首歌曲一下子都弄出來,只好裝模作樣的一會兒彈彈鋼琴,在紙上寫幾下,一會兒彈彈吉他,又在紙上寫幾下,時不時的還要跟神經病似得跳到沙發上吼幾嗓子,或是坐在牆角發呆一陣兒,然後輕輕的哼唱幾聲旋律。在此期間,張偉更是當著攝像頭的面把好多張紙給揉成了一團,又或撕成一片一片的,來表演出創作的艱難與不易。

等到張偉好不容易把第一首歌《我的家鄉在泰達米爾》的旋律給抄錄到紙上,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精靈族的歌曲都是用精靈語唱的,用華語來延長根本就不適合。大家都知道,一首歌曲的詞和曲是要講究押韻,比如一首英文歌聽起來很好聽,但你直接翻譯成中文唱出來可能就變得有些不和諧甚至難聽,這就是詞與曲之間不押韻導致的。所以張偉不得不根據這首歌的旋律重新編詞,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因為一旦創作出來的歌詞不能契合歌曲原有的旋律,那麼這首歌就會出現爛詞毀了好曲的局面,同理,如果詞好曲爛,也是一樣。

幸虧張偉得到精靈族的音樂技能的傳承,對於創作歌詞也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即使如此,張偉也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弄出一篇差不多的詞,在此期間,碰到實在有繞不過去的地方,張偉很果斷的修改了一點點旋律,以此來使得詞曲更加和諧。

經過張偉的再創作,《我的家鄉在泰達米爾》更名為《我願成風》,曲調上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原本這首歌曲是帶著一種淡淡的思念感,但主旋律是充滿一種溫暖、悠遠的感覺,經過張偉的修改後,這首歌曲保留了思念的感覺,但旋律方面則是變成了憂傷和悠遠。

張偉拿起了桌上完成版的《我願成風》,輕輕的讀了一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