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華夏的國籍這麼難加入嗎?”張偉聞言很是吃驚。
“你以為呢?所以我就覺得有些人真是傻屌,天天想著怎麼成為外國人,他們是不知道消除華夏國籍很容易,再想辦回來可就難嘍。”
“那怎麼辦?”
“這樣吧,你回頭讓你妹妹先把她的資料給我,我去問一下應該怎麼操作,既然她要上學,那就直接辦成留學簽證,應該可以對付幾年,到時候再說。”
“好吧,那這事兒就麻煩劉哥了,回頭回燕京了請你吃飯。”
“咱們倆不說這個,對了,你最近忙什麼呢?”
張偉道:“在橫電拍戲呢。”
“我去,你還真準備混這行啊,跟著哥哥乾點啥不比拍戲強?”劉楠對於張偉幹這行並不是很贊同。
“目前覺得挺有意思的,等什麼時候幹夠了就不幹了。”
“那行吧,先這樣,回頭再聯絡。對了,你六月份可是答應我了陪我去緬甸的,你可別給忘了。”準備掛電話的時候,劉楠又提醒了張偉一句。
張偉應道:“放心,到時候不管什麼事兒我也會陪你過去的。”
掛了電話,張偉又給櫻子打過去,讓她把護照的影印件給寄到橫電來,這樣劉媛媛就可以先安排人幫她聯絡學校,等到學校確定後,下一步就可以辦理留學簽證。
幾天後,張詩嵐回來了,帶著辦公地址的租賃合同,營業執照等證件。張詩嵐回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跟方朋興先把勞務合同給簽了,基礎工資稅後一萬,拍戲、商演、廣告和活動等出場費與公司三七開,方朋興二,工作室八,這倒不是張偉要壓榨方朋興,主要是工作室相當於一家公司,規章制度什麼的都是要遵守的,如果一開始就給方朋興搞特殊化,今後工作室再有人進來,若是人人都要求高待遇,工作就辦法做了,所以不管是企業也好,小工作室也好,成立之初就應該把規矩給立好,並所有人都嚴格遵守,這樣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這段時間張偉也並不是在橫電待著,而是跟著劉媛媛去了三四個城市,都是去劇組裡拍戲,有的劇組劉媛媛就是友情客串一下,有的戲是配角,反正幾天下來張偉就感受到了兩個字,一個是“忙”,一個是“累”。不過付出也是有回報的,張偉在觀摩劇組拍戲的過程中,從別的演員和劉媛媛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有時候碰到自己不瞭解或不懂的地方,也有劉媛媛這位老師在旁及時的給予講解,讓他在演戲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轉眼間來到了二月底,張偉這一天正跟著劉媛媛在風光秀麗的圭林拍戲,突然接到了《華夏新歌聲》導演劉宇的電話,這讓他有點意外。
“劉導,你好。”
“張偉啊,咱們節目出了點問題,這兩天你有時間沒有,來一趟姑蘇吧。”
“怎麼了?”
“咱們節目最後的四強和冠軍賽贊助商不滿意,跟臺裡協商後,可能要重錄,所以想請你回來重新籤一個協議,不過你放心,名次什麼的不會改變,就是過來拍一場戲,走一個過場。”
“啊?上次不是錄的挺好的,怎麼就不滿意呢?”
“嗐,你不知道,江浙衛視那邊不也搞了一檔類似的節目嗎,人家總決賽是在燕京工體辦的決賽,所以贊助商和臺裡的意思是弄到鳥巢去辦決賽,你說人家捨得花錢,我還能攔住,那就辦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