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挺哥今晚是準備直播吃大餐嗎?”一個從一開始就關注張偉的鐵粉激動了。
“我的天吶,這都有好幾個月了,終於可以在此見識到挺哥直播大胃王了!!激動!!!”
第一道烤羊排送來了,張偉把手機固定在一個較好的角度,拿起一把小刀,開始分割羊排,那動作嫻熟無比,頗有庖丁解牛的風範。
菜一道道的上來,張偉也不招呼李茉,自己一邊跟直播間的粉絲互動,一邊吃著每一道菜。大家都知道,在新疆有很多菜是需要下手直接去抓著吃的,這樣的舉止在有些人眼裡看起來似乎有點不衛生或顯得有些粗魯,不過這在張偉的用餐中並感受不到,明明同樣是用手去撕開羊肉,但張偉就做的優雅而自然,絲毫沒有那種大口吃肉的粗獷之風。當然,這在有些人眼裡看來就是一種“娘”的表演,或者說是“裝逼”?起碼很多維疆男人肯定是看不慣張偉用餐的這番作態,人家的先祖是遊牧民族,風格就是彪悍和粗獷,見不得那種斯文與作態,這也能夠理解。其實一種文化傳承下來,並沒有所謂的什麼粗魯或優雅之分,更不用說禮貌、衛生與否這些小節,只是雙方看待某個問題的角度和文化不同而導致的偏見或不理解罷了。
有老外覺得華夏人用筷子很可笑,這種觀點不僅顯得這種老外缺乏教養,也顯得他有些愚昧無知,因為根據史學家考證,西方人現在所使用的“餐刀、叉子和湯勺”這種進餐工具,是從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開始的,到了14世紀才在歐洲地區推廣開來,由此可見,西方人使用刀叉作為進餐工具並沒多長時間,在此之前,他們大多也是以手抓的形式在進餐。而且,世界上最早發現的骨質餐具刀、叉、勺是從華夏的浙江河姆渡遺址挖掘出來的,無獨有有偶,青海馬家窯文化的宗日遺址中,也挖掘出了骨質餐刀、餐叉和餐勺,這組餐具跟我們現在用的西餐刀叉勺形狀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太多,這說明華夏人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在神州大地廣泛使用刀叉這類工具進餐了,比西方早了六千多年,所以我真不明白那些嘲笑華夏人的老外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再說,筷子隱含的“天圓地方”、“成雙成對”、“民以食為天”和“七情六慾”之類的含義就不說了,單說筷子作為一種進餐工具,在華夏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這樣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難道不值得被人尊重嗎?這就好像有華夏人嘲笑義大利披薩,說披薩是老外不會將餡料做入餅中,因此覺得義大利人很愚蠢是一個道理。這只是文化差異,你作為一名外國人,你可以不懂,可以不理解,但你起碼要學會尊重一個民族的文化,要不然只能顯得你這個老外很無知,很愚昧以及缺乏教養。
看著張偉如同饕餮一樣的食量,李茉在震撼的同時,也有一點擔心,當張偉一個人吃下一頭烤全羊的時候,李茉小聲勸道:“挺哥,你悠著點,吃這麼多小心自己的胃承受不了。”
張偉呵呵一笑,“這才哪兒到哪兒,看著吧。”
吃著地道的新疆大餐,張偉很滿足,直播持續了兩個小時,李茉只是吃了一桌子飯菜的三十分之一,剩下的基本上都跑到了張偉的肚子裡。
結束直播,張偉也吃的很舒服,結了賬,回到自己的房間,張偉準備迎接一個特殊的時刻,這也是他為什麼向劇組提出提前一天出發的另外一個原因,因為在今天,他又將獲得一次技能學習的機會,而這次的學習,會讓他學全所有藝術技能分類。想想精靈之心曾說過的驚喜和特殊獎勵,張偉有一種說不出的期待。
晚上零點一過,張偉就迫不及待的聯絡精靈之心,“精靈之心,你在嗎?今天已經又一個十五天了,我是不是可以進行技能學習了?”
“的確,你這次好像比平時都積極啊。”精靈之心回應了。
張偉道:“那當然,我一直憋著勁兒就等這一天呢,我今天要把藝術類技能給學全,快著點吧。”
“如你所願。”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海量的資訊湧入了張偉的腦海之中,一個個奇特的象形符號開始在張偉的大腦中閃現,每一個符號都是一個字,精靈族的文字,記錄著精靈一族最初的誕生與輝煌,神話與傳說,文明與戰爭,這些資訊讓張偉感受到了一種歷史厚重與滄桑。
等學習完成後,張偉大腦裡多出了很多東西,使他的頭有些脹脹的,可是他絲毫沒有耽擱,從酒店寫字檯的抽屜取出了紙筆,在白紙上畫出了兩個抽象的符號,神情凝重的看了半天,然後確認了一件事兒……
這些傳承到他大腦的精靈族文字,他一個字也不認識。
————————————————————————
再次感謝“小貓的冤魂”,謝謝你的支援,也謝謝你的月票。
在這裡也感謝那些為我投出推薦票和收藏本書的各位看官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