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偉不經常在工作室露面,而且也不參與管理,但他在工作室的地位絕對是不可動搖的,所以張偉開口維護李茉,張詩嵐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先討論怎麼闢謠。
俗話說,“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
會很快開完了,大家定下了幾種解決方案,首先便是用工作室和張偉的兩個微博上公開闢謠,工作室以正規的行文駁斥造謠者,並嚴正宣告,張偉非常健康,並無任何意外,只是因為答應了粉絲們要搞一張高質量的專輯出來,所以“閉關”專心搞創作,所以這幾個月來都沒有公開露面,在行文下方還配了一段張偉向大家拜年的影片。這條影片是在錄音棚裡錄的,還專門把錄音棚搞的有些亂,展現出一種工作狀態。而張偉微博上則是文字拜年,譴責造謠者,順便以生活化的口吻抱怨因為工作過年都不能放假,文字下方也配了一段影片,這段影片很用心,在一間專門搭建的房間裡,有著亂七八糟的樂器和樂譜,背景則突出了一臺液晶電視裡播放的春晚回訪,以此來表明時間點是在春節晚會之後。
兩條微博於大年初三傍晚釋出,本以為這兩條微博多少能夠讓大眾知道張偉的現況,卻沒想到網上仍舊有人帶節奏,有的自誇為技術大神,說什麼影片裡的張偉是利用了時下最先進的AI換臉技術,其實這影片根本不是張偉錄的,也有的自曝為“知情者”,說什麼錄影片的人根本不是張偉本人,而是張偉拍戲的替身。結果此後的幾天裡,網友們又分為了兩派,一派堅持張偉已經涼涼,這部分人多為無良的自媒體,為了流量可以無下限的製造話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張偉還健康的活著,這部分人多為客觀評價的網友。然後這兩幫人在網上掀起了一陣罵戰,這也算是新年過後,全國第一場網路風波,因為這件事兒,張偉好像莫名其妙的又火了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張偉除非公開露面,要不然絕對不能平息謠言。
有時候有些事兒的發展就是這麼扯淡,明明白白的事情,偏偏就能無中生有。比如某個謠言,一旦節奏被人帶起來,想要轉變大眾的想法就很難,因為人類好像就有這麼一種劣根性,喜歡討論別人倒黴的事兒,對於什麼正能量和洗白的事兒則選擇視而不見。更有甚者,你把事實擺到他面前,他也可以固執己見。
看到闢謠的反應,張詩嵐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好在工作室還有後續安排。面對這種謠言,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公開露面,公開露面很簡單,但對於傳播渠道的要求很高。工作室制定了四步計劃,首先是宣佈張偉的新專輯即將完成,將於三月份上市;其次,是讓張偉在燕京機場露面,事先聯絡好一些記者拍到張偉,並採訪對“被死亡”事件的看法;然後宣佈張偉近期將在某地舉行演唱會,這可以有力的證明張偉的情況;最後則是看看能否運作讓張偉登上全國性主流媒體,最好是參加受眾面較廣的節目。
這四步計劃,張偉否決了第三個,因為他實在不想開什麼演唱會,倒
不是他怕累,就是單純的不喜歡那種秀。於是在張詩嵐的安排下,工作室開始活動起來,而張偉則是被拉著在錄音棚裡錄製新唱片,這件事兒原本應該在年前完成的,但因為他被勒令隱藏,只好放棄,現在因為“被死亡”事件,這件事兒已經到了不得不辦的地步。
張偉的音樂功底不用懷疑,只用了三天就把新專輯《自然元素》給錄製完成,然後就打電話給陶靜秋,請人家吃飯,這畢竟是早就說好的事兒,眼看要初七了,再拖下去就要失言。
某飯店內,張偉正跟陶靜秋吃飯,突然接到了張詩嵐的電話,還是“被死亡”事件鬧的。
“你人呢?”張詩嵐這幾天火氣不小,開口語氣就不善。
張偉壓低聲音道:“正跟光電的領導吃飯,什麼事兒?”
張詩嵐一聽張偉正跟光電領導吃飯,不善的語氣立刻煙消雲散,小聲問道:“方便說話不?”
“方便,你說。”張詩嵐前後語氣的差距,差點沒讓張偉笑出聲來,一旁的陶靜秋面帶笑意用指頭點了點張偉,覺得他很淘氣。
“我就是問問你,要不要起訴那個造謠的傢伙?”
張偉一想,開口道:“起訴就沒必要了吧,我覺得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算了。”
張詩嵐有些不甘心道:“可這種歪風邪氣不能助長吧,要不然今後說不定就有一些人覺得你好欺負,沒事兒就造你的謠怎麼辦?”
“還是別了,總覺得有點仗勢欺人的意思。”
“那麼多明星都可以起訴造謠生事的,你怕什麼?”
“不是怕,是覺得沒必要計較,人家帖子裡不也寫了嗎?內容純屬猜測,若有冒犯,一定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