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業手裡接下了剿滅賊寇的差事以後,楊延嗣心裡已經樂開花了。
自己去剿滅自己。
這事兒有意思。
正當楊延嗣暗中偷樂的時候,就聽見有人喊他。
“延嗣賢弟……延嗣賢弟……”
楊延嗣聞聲望去,卻是文官隊伍裡,分屬左補闕的陣營中,有人在叫他。
楊延嗣對著楊業抱拳施禮,“爹,有人喊孩兒,孩兒先過去一趟。”
楊業瞧了一眼文武涇渭分明的隊伍,擺了擺手。
“去吧!”
楊延嗣走到了文官的陣營。
瞧見了呼喊自己的人的身影以後,楊延嗣又樂了。
這是一個他屢次想與之攀談,卻找不到機會的人。
“嗣見過呂兄,呂兄呼嗣,有何要事?”
被楊延嗣喚作呂兄的,是一個三十六歲左右的中年人。
此人其貌不揚,身體消瘦,套著一身略顯寬大的官服。
別瞧著此人現在只是一個七品小官。
以後可是一位超級人生大贏家。
他會成為繼趙普之後,第二位三度拜相的人物。
他侄子呂夷簡會隨他的腳步繼續坐上宰相的位置。
他的侄孫呂公著也會官拜宰相。
呂氏一門,三代拜相,名留青史,照耀古今。
此人便是呂蒙正。
呂蒙正見到楊延嗣,樂呵呵一笑,剛要說話,卻瞧見了東華門開了。
“延嗣賢弟,咱們邊走邊說吧?”
楊延嗣點頭應下了,兩個人一起向東華門內邊走邊聊。
開始談事情了,呂蒙正臉上的表情很凝重。
“延嗣賢弟,近日在汴京城裡有風言風語,說陛下欲廢太子。昨夜東宮失火,有傳言說是太子所為。今日早朝,陛下若是真的有廢太子之意,我們必須阻止。”
楊延嗣沉吟了一下,問道:“其他的左補闕們都是這個意思?”
呂蒙正點頭,“廢黜太子,乃是動搖國本的大事。一旦太子被廢,其他的皇子們必定爭奪太子之位。到時候難免會朝綱混亂,影響整個大宋。
此時我們已經議過了,大家的意思一致。陛下一旦有廢太子之言,我們就必須阻止。”
楊延嗣心中早就想過此事,他心裡也有對策。
反正大家一起上書,他不用做一個異類,沒啥好處,隨大流即可。
楊延嗣一臉肅然,義正言辭的對呂蒙正道:“呂兄言之有理,嗣也是這麼認為的。太子乃是國本,一旦國本動搖,最終受苦的都是百姓。
我等作為言官,上書言事,撥亂反正,守衛百姓,是我們的職責。
此事,嗣願為馬前卒。”
呂蒙正聞言,一臉激動的對著楊延嗣抱拳。
“賢弟高義。”
必須高義,反正又不用花錢,也不會損失什麼,還能免費刷一波朝野內外文人們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