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嗣嘆氣,“沒想到,大宋的流民,在大宋的土地上,無人搭理。到了交趾,居然這麼受歡迎。”
“學生也沒想到。”
楊延嗣沉吟道:“再過一個月,第二批的流民也應該就押解過來了。你先去穩住埔里村的女人們,告訴她們,讓她們別鬧事,一個月後,保證有男人給她們。”
“學生這就去辦。”
“回來。”
王明誠轉身欲走,卻被楊延嗣喊住了。
楊延嗣問道:“我讓人從大宋徵集了一大批商人,過兩日就到。你到時候負責接待一下,和他們談一下合作的事宜。”
王明誠愕然,“大人你徵集商人,欲以何為?”
楊延嗣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不徵集商人,咱們作坊裡產出的米酒、絲織品、加工的飾品、竹類的傢俱、包括海里熬出來的鹽等等,賣給誰?指望密札城裡的人,能有多少購買力?”
“還有,密札城附近的田莊,一年稻米收穫,上百萬擔,丟擲了自己的吃喝用度,還剩下五十多萬擔。這些糧食留著幹嘛?”
“大宋缺糧,把這些糧食販賣到大宋去,每年都能狠狠賺一筆。”
“而且,密札城內,現在百廢待興,多吸引一些商人過來,也能快速的讓密札城興旺起來。”
王明誠夠聰明,但是他並不懂得經濟問題。
他不明白,吸引商人,為何能讓密札城興旺起來。
按理說,現在密札城內,吃喝不愁,人口眾多,已經算是很興旺了啊。
不過,他並沒有反駁楊延嗣的話。
共事了三個多月。
楊延嗣很多做事的方法,在他看來,完全不符合常理。
偏偏異常有效。
“學生知道了。”
王明誠抱拳應下了,然後疑惑的問道:“大人為何不親自接待這些商人?以大人的身份,接待這些人,應該更有說服力才對。”
楊延嗣橫了他一眼,“你覺得我現在做的事兒,適合在大宋廣為傳播嗎?”
王明誠趕忙告罪,“學生魯莽了,請大人贖罪。”
“下去吧。”
王明誠一走,彭湃氣哼哼的進入到了廳堂內,大聲嚷嚷。
“少爺,您得管管了。那些俚人和僚人,一點兒規矩都沒有。剛從蟒山根據地運過來了一批長刀,他們一點兒組織紀律都沒有。不等屬下配發,直接就上來生搶。”
楊延嗣皺眉,沉吟了片刻。
“是該訂立一些軍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