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嗣俯身而立,眾目睽睽之下,開口道:“臣彈劾,將作監少監杜少傑中飽私囊,貪汙受賄,強佔他人祖技,欺君罔上。”
此話一眾,殿中眾臣一靜。
旋即,以潘仁美為首,連帶著幾位重臣鬨堂大笑。
將作監少監杜少傑,冷笑一聲,不屑的撇了楊延嗣一眼。
趙光義也在笑,只是沒笑出聲。
“到底是少年人性子,心裡藏不住事兒,遇到一點挫折,就心存報復。”潘仁美出聲譏諷。
吏部尚書宋琪抱著笏板直搖頭,“難堪大任,難堪大任……”
宋琪此人,一直認為楊延嗣太年少,不宜為官,難堪大任。
他在殿試上也出言阻撓過取楊延嗣中進士。
此人今年六十有一,是下一位補入宰輔之列的後備人選。
因此,他在朝堂上說話,舉足輕重。
趙普、沈倫、薛居正三人,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言不發。
曹彬神色複雜的瞅了楊延嗣一眼,卻沒有出聲說一句話。
面對著兩位大佬譏諷,群臣嘲笑。
楊延嗣鎮定自若,朗聲道:“開寶八年,杜少傑任職將作監左校署令,時年,有陳州匠人獻青瓷技藝,杜少傑以權謀私,以三兩紋銀打發了匠人,將青瓷技藝據為己有,並以此技藝,得到先帝青睞,擢升將作監丞,掌判事。
開寶九年至太平興國二年,杜少傑掌判事職權,肆意剋扣大匠因功得到的封賞,明目張膽公然向手下匠人索賄,以職權之便以權謀私。
太平興國三年,陛下欲鑄龍冠,杜少傑為迎合拍馬,暗害大匠許陽一家,奪取掐絲技藝,以此鑄造了龍冠,博得了陛下歡心,擢升將作監少監。
太平興國四年至五年,杜少傑任職將作監少監兩年之間,以職權之便,拔除大匠十一人,均已自家親眷頂替。
現,將作監衙門內,杜少傑的親眷,多達三十一人。
此外,杜少傑任職十二年來,斂財幾十萬貫,在邠州老家擁有良田萬頃,騾馬成群。
家產總合,摺合成銅錢,足有上百萬貫。
以上種種,均有證可查。”
楊延嗣洋洋灑灑一席話,震驚了朝堂上所有人。
和其他的左補闕聞風奏事的彈劾方式不同,沒有藻詞華麗錦繡文章,有的只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字眼。
但是,在場的所有人不得不承認。
這一個個冰冷的數字字眼,遠比他們此前聽過的,看過的藻詞華麗的彈劾文章,要更直觀,更直接一些。
這已經不能用彈劾奏對形容了,或許用‘訴狀’二字更為妥帖。
“噗通~”
將作監少監杜少傑,此刻臉上早已沒有了剛才的冷笑和不屑,細漢佈滿了他的額頭,他臉色煞白,一個屁股蹲癱坐在地上。
自家人知道自己事。
楊延嗣口中的每一項資料,都狠狠的砸在心頭。
他知道,楊延嗣所說的都屬實。
而他,也經不起查。
杜少傑癱坐在地上的反應,已經告訴了朝堂上所有人,楊延嗣所言屬實。
龍椅上,趙光義臉色陰沉的離開。
臣子們貪財不要緊,趙光義比誰都清楚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
但是,作為一個已經把小手段耍到出神入化地步的帝王,他最討厭臣子在他面前耍小手段。
“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你二人負責查清此事。”
“杜少傑暫去一切官職,扣押天牢。待查清此事後,依律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