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番外一 少師大人vs秋臨

第122章 番外一 少師大人vs秋臨

銀安巷南大橋十六段, 這是陶秋臨無數次默唸的地方,那是一處不大不小的院子,裡頭住著不多不少的三口人, 她、娘、還有襄婆。

小時候, 她不大能看見那個該要喚作爹爹的人, 這其實並沒有什麼。襄婆說她是個家烏龜, 總愛貓在那小小的院子裡不出去。

其實她原本是很愛出去的,直到臨街的幾個男孩子笑她是個外室子, 說娘是個狐媚子。她性子從來都是軟的,又或許,這樣的詞實在太過新鮮, 新鮮到她根本沒能及時品出些滋味來, 便就等來了一位大人物。

那夫人雍容華貴,下馬車的時候是用餘光掃著她與母親的。

那時候她才曉得,原來,她是不可以叫娘親為母親的, 因為陶家的當家主母只有一個, 孃的身份不配。

也是那個時候, 她才終於明白了,那些男孩子口中的話是什麼意思。

後來, 她離開了銀安巷, 襄婆便就自己一個人住在裡頭。主母看不上她們,自然更是看不上襄婆, 她說襄婆粗鄙不堪,不配入府。

原來她能進陶府已經是莫大的恩賜。

襄婆一點都不粗鄙,她的腦子裡有好多好多的故事,神奇的, 有趣的,陶秋臨想,總有一天,她要把那些故事都重新編寫出來,然後再讀給她與娘親看。

可娘親很快就在一個冬日走了,娘親走的那天,整個陶府不過是一卷草蓆將她抬走,沒有發喪就草草下葬。

那一天,只有襄婆來送了娘。襄婆好像忽然就老了許多,銀白的發,叫她一看就覺得鼻酸,險要麻木的神經才好像才突然醒轉。

陶秋臨哇得哭出聲,這一哭便就再止不住,直到陶家人過來帶她從孃的墓前離開,襄婆沖她揮手,那手指已經龜裂不成樣子。

主母並沒有按照先前說的按時給襄婆送來基本的生活用品,她不敢想象,一個眼睛不好的老婦人,該要怎麼在這京中活下去。

好在她寫的故事被書齋的老闆瞧中了。

只是她的身份實在是不好暴露,所以,她總也趁著少有的能出來的時候去送稿子。隨著瓊林先生的名號開啟,她終於能教襄婆過得好一點。

美麗的泡影在筆下,可日子,仍是要迎著眾人的鄙夷默默過下去。

原本,陶秋臨也以為這一生便會同這京中無數個庶女一般,或許平淡又或許慘淡地過去。

卻在那一日,鑼鼓喧天的熱鬧裡,她瞥見了那樣一襲紅衣。這天下竟有那樣一個男子,是她的筆描摹不出萬一的存在。

那人不似茶樓裡的天之驕子們,便是騎在高頭大馬上,耳聞喧囂,彩炮當道,他也只是含蓄頷首,古井一般的眼中似乎裝下了所有,卻又似乎什麼也沒有看進去。

有一瞬,她突然有些體會出什麼叫做自慚形穢。

這很奇怪。

她分明有一個那樣優秀的姐姐,卻偏偏,這般的自愧不如油然而生,卻是對著一個第一次見到的人,還是個男人。

陶秋臨想,真是荒謬,她竟敢妄想他。

也許,那樣的一眼,便就是他們該有的結局了。

可宮宴見他,東宮見他,抱璞宴見他,陶家田莊又見他,陶秋臨終是覺得酸楚,原來無望地歡喜一個人,是連與他的每一次相見,都會神傷的。

抱璞宴上的那個賭石,她拿了頭籌。周緒晴他們總說她運氣好,要同她這裡討點運氣去,她自然是不信的。便是運氣好,也該是那個對自己頗有善意的女子,那個總能耀眼的鎮國侯府的千金,若不是她的暗示,她不會挑出那塊玉來。

可那日他從喜轎中牽過她的手時,珍之重之。

她終是篤定,她們沒有騙她。

“顏某所求,從來都是陶氏秋臨,得之,幸甚。”

那是她寫不出的情話。

————

婚後的日子是甜蜜的,陶秋臨將那個杜撰的銀安巷南大橋十七段改成了少師府。

即便如此,每每覃老闆派人上門手稿,她仍是偷偷摸摸接待。她不能叫自己的夫君曉得,在很久很久以前,她就已經開始肖想他了,甚至叫他做了自己筆下的男主。

她把手稿藏得很好。

少師大人總是很忙很忙,陛下和那個昱王都沒有放過他,忙到他沒有機會瞧見她每日都在寫什麼。

這很好,卻也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