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費公路

現場的都是明眼人,只是一個開頭,就知道了結果了,楊元釗把一切看在眼裡,十幾公里的距離,出結果不過是半小時而已,早有準備的他,也沒有等在這裡,直接用馬車把人拉上,這個時候,不會腦殘的走土路,坐的也不是傳統的兩輪馬車,那玩意,不適合坐,他選擇的是四輪馬車。

四輪馬車的結構,比兩輪的複雜,好在老師傅還能做出來的,主軸和一些特殊部件,直接走到一體機,用的是合金鋼,這不,為了迎接這一次,一共做了10輛,每輛都很寬敞,一輛四五個人,現場的人也盡數能夠裝下。

把所有人都請上了四輪馬車,侯金盛是楊元釗親自去請,在上車之前,侯金盛看著四輪馬車,又看著楊元釗,豎起大拇指說道:“後生可為”

這已經是侯金盛 第 110 章 約馬力,加快速度,這就是一項優勢,比如知道一出地方缺乏某種貨物,三天到,跟七天到,別看只有四天的時間的差別,可是其中的變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差地別的,要知道,先到的,可以賺三天高額的利潤,是獨門的生意,可是後面到的,就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掙錢,甚至到後面,市場飽和,商機沒有的情況之下,說不定,就會賠錢了。

楊耀鄭重的問道:“楊元釗,這個公路的造價是多少的”

“怎麼,光照兄對這個有意思”

“當然了,做走商的,有時候,還真的需要修一條路”楊耀感慨的說道。

這點楊元釗聽楊悅提到過,最著名的就是從庫倫到恰克圖,本身,是沒有路,一片大草原,車隊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遭遇沼澤的話,會車毀人亡,後來,為了這一條商路,楊家花了不小的力氣,耗費了巨大的財力,但是回報也是巨大,恰克圖和庫倫的商道徹底的開啟了,不說減少的費用,只是增加的貨物比例,就讓楊家在西北的勢力,更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造價,早就核算出來的,以水泥,沙子,石子的總價作為基礎,至於鋼材,後世的鋼材,切從一體機之中出來的,這個價格,真的無法衡量,這種情況之下,能夠暫時按照這個時代的進口鋼來估算,反正楊元釗也不差那麼多,水泥路使用的鋼材,又是極少,看著時間加一把工就好了,那麼一公里的造價,可以控制在1200銀元以下。

1200銀元,一下子,讓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知道這一條路,效果非常的好,面對著更高的投入,說實話,沒有多少人願意出的,只是30天的時間 ,50公里的路程,就是6萬元,在座的眾人,每個人手中掌握的財富都不少,十萬的,甚至百萬都有,為了一條路,投入這麼多值得麼,就算是對此很有興趣的楊耀,也變得遲疑了。

庫倫到恰克圖的道路,投入巨大,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投入不會超過50萬,也就是說,一公里也就是四五百的樣子,還是分幾年,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之後,才修築,可是這麼一個道路,它的造價居然是1200,足足是普通造價的五六倍,哪怕是庫倫那樣,遠在千里之外的,也差不多是3倍以上,這個價格,楊家恐怕是接受不了的。

看著眾人,眼神之中的退縮,楊元釗笑了,說道:“看起來,投入高,但是我算過一筆賬,你們就明白了”

“什麼”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過來,楊元釗平靜的說道:“從包頭到太原,差不多300多公里,我就按照350公里來算,每公里1200銀元,那麼一條公路的造價是多少。”

“42萬”尉明直接就算出來了價格,不愧是票號的大掌櫃。

楊元釗對著尉明點點頭,道:“很好,我會選擇雙向14米的車道,也就是說,差不多擴大兩倍,造價大概是84萬”

84萬,包括的尉明在內抽了一口冷氣的,一條這麼簡簡單單的道路,未必比鐵路便宜多少,本身投入巨大,還要加大,這完全不是理性的。

“大家看這個”在所有人都瞭解了資料之後,楊元釗把所有人都叫到了一起,讓大家看一個四輪的馬車,這跟之前載人的完全不一樣,國外載重馬車的標準,又特別做了一些處理,比如用輕質堅硬的合金,代替木材,用在馬車上比較容易磨損的地方,整個馬車的在中效能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提升,載重量甚至超過了這個時代的卡車。

歐洲載重馬車的載重量超過卡車,很清楚的,後世,哪怕到一戰的時候,後勤最大的主力軍依然是挽馬跟馬車,至於卡車,多用在城市和路況比較好的地方的,為的也不是載重量,而是它更快的速度。

“大家看,這是馬車載重我這裡用水泥桶來計算吧,都是裝滿了水泥,密封的桶,想來大家知道重量吧。”

“300多公斤”一個人主動的回答道,因為購買水泥和訂貨的關係,都知道,水泥廠的水泥,都是精確計算的,每一通之間的差距,不會超過一兩,這樣的過載東西,一般情況下,普通的兩輪馬車最多拉2個,拉多了,容易出現問題。

一個,兩個三個,一個個的搬運工上來,把水泥桶放在了適合的位置之上,很快,馬車上面就裝滿了,一共放上去了7個,本身,按照楊元釗的計算,還有餘量,但是7個,2噸的重量,絕對可以做一個不錯的表演。

馬是剛剛跑雙輪馬車的馬,這點,大家都知道,在他們看來,這樣的重車,出上兩三個馬,才能夠拉得動,卻沒想到,只是套了一個單馬,就拉動了,馬跑的有些吃力,它還是在跑,速度上,差不多能夠達到15公里以上,跟普通的雙輪車差不多。

載重量巨大,很多人都知道四輪馬車,那是西洋馬車,曾經進入中國也風靡一時,不過跟傳統的兩輪馬車相比,它轉彎效能,抗糟糕路面的效能很差,在國外,或許因為更好的交通環境,可以使用,可是國內,除了北京,武漢,上海等少部分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破敗不堪的道路,要想普及,難度極大。

可是現在,楊元釗修了一條水泥路,似乎一下子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複雜的路面的通行能力,面對著水泥路這麼平整的路面,還是問題麼,至於轉彎,看水泥路就知道了,整個路面都彎角不多,即便是轉彎,也沒有什麼陡彎,直彎,急轉彎,一直都是照顧車速,所以完全可以發揮出四輪馬車較高的承重能力和車速快的優勢,平整的水泥路上,比城市之中的道路都好,馬可以省去大部分顛簸,消耗的力量,甚至跑起來,就更加的快了一點,堅持的更久。這樣的實驗,稍稍的做出來,後來有實驗了雙馬,速度很明顯的加快了的,四輪馬車的優勢盡顯無疑。

楊耀心中盤算著,作為楊家商隊負責人之一,他很明白,載重量和馬車的速度,對於運輸的影響,他不明白楊元釗為什麼讓他看這個,難道這個就能夠抵消價格的優勢,是很好,可是一次性拿出來八十多萬,用來修築一條水泥路,要什麼時候才能把錢給賺回來。

楊元釗在眾人的疑惑之中,楊元釗平靜的說道:“如果,有這麼一條路,每隔100裡,設立一個服務站,我可以提供馬車,甚至提供換馬,甚至是短暫的休息食宿,保證馬車可以以的最快的速度行駛,我50公里的距離,每一噸的重量,收取1銀元的過路費,有沒有人願意。”

50公里一噸,如果這樣的馬車,從包頭到太遠,差不多需要14元,這個價格,著實不低,帳不是這麼算的,一輛馬車,最少相當於平常3輛,甚至是更多,省去了最少5匹馬,2個大師傅,必要的護衛人員,最關鍵的是速度快,平穩,一些大宗,易碎的物品,可以快捷和迅速的暈倒合適地方,這中間的差別可就大了。

看著眾人若有所思,楊元釗就又加了一把火,說道:“如果我還提供安全呢,我還可以加快這個速度和運載量。”

所有人都動容了,特別是楊耀,作為北路的主管,很快就盤算清楚了,楊元釗提到的這些,可以很完美的解決長途貨運的很多問題,要知道,這個時代,運貨主要是人力和馬,無論是人力,還是馬,都有盡頭,不可能毫不吝嗇的一直使用的,有經驗的師傅,都會在馬力比較的足的時候,加快速度,卻不會一直加速,因為要吝惜馬力,一旦馬出問題了,對於一個商隊而言,簡直是一個煩,沒有替換的馬的情況下,或許拋下,或許轉運,總之,這是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楊元釗提到的換馬,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平整的水泥路上,馬全力奔跑的時候,速度可以提高到最快,又可以50公里換一次馬,等於馬幾乎可以時時刻刻的全速奔跑,這個速度的提升絕對是驚人的,就如同八百里加急一樣,換馬不換人,甚至是換人換馬,在封建社會惡劣複雜交通條件之下,那是最快的傳訊方法。

公路收費,這個後世被玩爛的東西,後世世界上97的收費公路在中國,而且還會一直不斷的收費下去,就知道收費公路的前景,那這個作為例子,簡單的平鋪直敘的說出來,卻讓眾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就在所有人消化楊元釗的話,有些震撼的時候,楊元釗接著問道:“看來,五十公里一噸一元的價格,大家都可以接受,那麼有人能夠告訴我,去年從太原過來包頭的商隊,是多少輛車,運來了多少的商品,運走了多少商品麼”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