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又給每人做了一雙單布鞋。
衣服和鞋子做完,家裡的鹹鴨蛋也醃好了。
蘇清苒分成了三份,一份留下來,一份給了顧家,另一份帶去林場。
顧嬸聽說他們要去林場,特地叮囑顧逍去買了肉。
自己又用野菜和豆腐炸了一鍋野菜豆腐丸子出來。
蘇清苒卻在吃食上犯了難。
她的難,就難在母親在這,很多東西不方便拿出來。
只能讓顧逍一起幫著從鎮上帶了些肉和豆腐回來。
原本她是想著包點薺菜肉和豆腐包子給送過。
可林玉珍今天在山坡上碰巧遇到了一片艾蒿,心血來潮採了半籃子回來。
一看到這個,蘇清苒便想到了之前在外婆家吃的清明粿。
外婆家在浙省,那邊清明前後有吃清明粿的傳統。
這麼久沒有和那邊聯絡,母親一定是看到艾蒿,想到了外公外婆了吧?
“媽,要不然咱們包清明粿嚐嚐鮮?”
林玉珍的確是惦記著這口。
也有些想家了。
清明粿的皮是用鮮嫩的艾蒿焯水擠出的汁,混合著米粉揉成的。
餡料是用買來的豬肉切成丁,加上碎豆腐,再放點筍丁、蘑菇丁和雪菜沫。
反正家裡有什麼能放的就放進去了。
包著清明粿,林玉珍忽然眼眶就紅了。
蘇清苒手上一頓,裝作隨口問道:“媽,一包這個我就想到了以前去外公外婆家的時候。
下次進城,要不然我用你的名字給外婆家寄點東西吧?他們收到東西,也就放心了。”
林玉珍猶豫了一瞬,隨即點了點頭。
之前家裡出事的時候,她怕兩位老人年紀太大受不住,也不敢告訴。
但是長久不聯絡,老人心裡肯定能察覺到異樣。
現在她沒事了,是應該和孃家那邊說一聲。
“行,你寄之前給你大舅打個電話,我一會把電話號碼寫給你。”
母女倆一邊包清明粿,一邊商量著寄什麼,很快就把一大盆餡料包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