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四章 飯桌禮儀

落座之後,稍後片刻,文皖便端著盤子。她走的十分平穩,身體擺動幅度十分的微小,卻走的很快。

臉上一直洋溢著,屬於她這個年紀特有的微笑,青春而有活潑,同時也不是優雅和純真。

首先點頭想坐在北方的兩位老人頷首示意,才將盤子放在桌上,偏靠北方的位置上。

這是禮儀之一,秦越的死鬼老爸以前教過他。

雖然在家裡,兩個人吃飯時,都是手快有、手慢無的一種狀態。就像搶食一樣,不過那也得在秦大釗放好盤子,落座只好才能開始。

當然,秦大釗也不是每天都會做飯,也有很多時間是去外面將就這吃點。

偶爾也會遇到,小區那家過個生日、嫁個女兒什麼的,要是遇到街坊娶媳婦,那就更了不得了,連吃三天。

那個時候,還沒現在這麼多的套路,吃喜酒都是不用隨份子的。你來,就是給主人家面子,一般人家裡,都不會準備那麼多的座椅、碗筷的,主人家也不會去買,或者是去外面借。

就是街坊之間,熟悉、關係好的,吧自己家的東西,桌椅、碗筷之類的帶來。在桌椅上繫上一根紅繩,碗筷洗了又洗,碗底貼上一張紅紙,帶到主人家來。

就為了湊點喜氣,主人家接下了東西,那就代表主人家的祝福,事後還有紅包拿。

喜宴上的廚師,一般也厚實一些經常操勞家務的婦女或者大媽。她們也會有很大一個紅包拿,厚厚的,小時候的秦越就十分羨慕她們。

自己老爸一隻都是婚嫁宴席上的常客,因為他的名號,畢竟那個時候,交通並不怎麼便利。年輕人婚嫁,也都是朝身邊人下手。

在老家,原來那個世界,也算比較響亮的。嫁女兒的話,有他一起送親,也能威懾一下新娘的婆家人。娶親也是如此,有老爸同行,孃家人也不會太過刁難。

所以,秦越小時候,婚宴吃的不少。在婚宴上,規矩也是最講究的。

在開飯之前,秦大釗總是會一遍又一遍的教給秦越。筷子該怎麼拿,放筷子的時候,可以放在桌上,也可以放在碗上,但是絕對不能插在碗裡。

方向也有講究,放的時候,筷子頭不能對著自己,用吃飯的那頭對著別人。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夾菜的時候,只能夾取自己這個方位的,夾到什麼,即使自己再不喜歡吃,也絕對不能在放回去。

也不能轉盤子,後來聽說人們直接發明了可以轉的桌子。秦越就真的以為,他們是為了這事才發明的。

老爸,說的話,秦越並不總是遵守。每次越界,秦大釗總會拍打秦越的手背,還挺疼的。

可是秦越總是記吃不記打,一犯再犯,那是的街坊關係也很好。大人們總是一笑了之,還一邊卻說秦大釗,說秦越還只是個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了。

後來,秦越長大了,就在秦大釗死亡的那一天。

一夜之間,長大了。

果然,那些東西,秦越都懂了。

因為一遍又一遍的回憶他的話,一次又一次的遵守下去。

秦大釗出殯的那場宴席,是秦越吃的最規矩的宴席,從頭到尾,沒有人可以挑出一絲的毛病。

之後,秦越代替自己的父親,護衛下那塊濱河小區之後。婚宴逐漸的少了,最後即使有人邀請秦越前去,秦越也不會參加了。

世道變了,人心也變了。

多少次接親的時候,雙方因為彩禮錢,不歡而散。多少次,新郎跪在門口,哭天喊地,最後無奈離去。

又有多少次,婚宴改在了豪華的酒店,秦越剛接親回來。坐下準備吃飯的時候,無數的人在第一道菜上來的時候,就開始哄搶,甚至還有帶著袋子來打包的。

小孩子不停的在盤子裡扒拉著,弄得整個桌子上,到處都是殘羹剩飯。

還有在出殯的宴席上談天說地,笑的前仰後翻的。秦越當時就在心裡為他們慶幸,幸好秦大釗出殯那天,沒有他們。

否則,秦越會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麼叫未成年人保護法。

從那以後,秦越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宴席了。他也沒有任何的親戚,久而久之,也沒有人會來邀請他的。

秦越也思考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也得出過結論:老家拆遷後,好多人都走了,天南地北的。新搬進來的,也不過就是圖個便宜,住一段時間就離開,自然不會去經營鄰里關係。

時過境遷,自己又坐在了這樣一張桌子上,周圍滿滿當當的坐滿了人。

文皖擺好盤子,由北東西南的位置擺好了筷子,微微鞠躬之後,再次離開了。

拍打一下迫不及待的操起筷子的秦池帆,教育道:“猴急什麼,等兩位老人先動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