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縣令過年的時候給家裡捎信讓女兒來武成縣,他也是受了高文林的刺激。
當初高家大娘子跟著賈先生去松山所,高文林天天唸叨閨女,所以張縣令也就想把女兒接到身邊。
大兒子已經成親留在家裡,來武成縣任職只帶了小兒子,大女兒嫁了,就這個閨女被他娘留在老宅,夫人想起,也常常掉眼淚。
張家收到信後,並沒有告訴張玉梅,他們是不想讓她回到父母身邊。
張縣令大兒子只過了童生,還沒中秀才,他想辦法讓兒子去了老家附近一個學堂唸書。大女兒今年十八已經在當地出嫁,張玉梅是次女,小兒子他們隨身帶著。
張縣令離開家時小女兒不到十歲,而他多年科考,在家時間也不多,對這個小女兒沒啥具體印象,只記得小時候很乖巧。
誰知這次來了之後一瞅,鬱悶了。原來他多少有點瞅不上高主簿對女兒太嬌慣,所以高家大娘子才長成這樣,沒點小娘子樣。
可這會兒看女兒,還不如高家大娘子哪。
張玉梅不知父親給家裡捎信讓她去武成縣京城,她是從伯父家的堂姐那兒知道的。
她在家一直跟著祖母過,張家老太太心裡也不想讓孫女你離開她。一是養了這麼幾年也有感情,二就是,這個在外地當官的兒子,她總得留他一個子女在家,免得就像大兒子說的,翅膀硬了,回頭不好拿捏。
張玉梅再怎麼跟祖母親,還是期盼想和父母在一塊。她也知道,祖母想把她許給大伯孃家的一個侄子,好讓家裡的兄弟,將來父母不在了,也能夠拴在一起。
可她知道,現如今她已經是官家小娘子的身份,自然想往好裡嫁,怎麼能看上大伯孃家的侄子?
倒不是看不上鄉下人,而是看不上那個打著在學堂裡讀書,成天吃喝玩樂,小小年紀,就會勾搭小娘子的那種人。
張玉梅就想了個主意,去找了大姐,然後哄騙祖母說,聽說京裡要選秀女,七品官以上的子女都可參加。說是父親捎信給大姐偷偷說的,有關朝廷方面的事不能亂說,露了風聲父親就做不成官了。
一頓忽悠把張老太太給忽悠住了,然後張老太太就跟兒子商量,雖然可惜其他的孫女沒有參選的資格,張家這唯一的一個,那也不能耽誤了。
趕緊送到她爹跟前去吧,所以張玉梅就這樣來到了武成縣。
張縣令聽女兒說了怎麼回事之後,和夫人大眼瞪小眼,女兒膽真大!不過她小小年紀哪來的這個主意?
問了後,女兒說跟祖母看戲,戲上不就是選秀女當寵妃的嗎?
張縣令更嚇,女兒難道有這個雄心壯志?
可張玉梅說別把戲曲當人生,只有伯父他們才做那個美夢,她可不傻。
張縣令這才放心了,不然有這麼個偉大夢想的女兒要嫁給誰呀。
張夫人很高興,不管怎麼樣,朝思夜想的女兒來到了面前,雖然和想象的大不一樣,但也歡喜。
張縣令只好繼續哄著送女兒來的兄弟,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又買了一堆東西,給了銀兩,趕緊把他打發走。
萬一兄弟在這說漏嘴了哪,但也千交代萬交代,這事兒還沒公佈,他也是小道訊息,可別在外亂說,不然他就要回家種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