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君吃驚,頓時明白婆家為何讓她回來,無非是讓她自己知道然後讓孃家和高家多來往罷了。
“你婆婆既然讓你回來,你回去就告訴他們,說高家一搬來這裡,她家小娘子就和希姐兒成了好友,這麼說對你有好處,還有,嚴大太太說了,高家收了一個徒弟,是安西侯世子,是聽高家姑太太說的,聽說平武公主的小兒子就是高家的徒弟,都是跟高經歷學算學,我都在琢磨要不要把土哥兒送去,就是交情沒到那一步,土哥兒要是有了這麼兩個師兄,這一輩子也就有能幫的人了,我將來也能安心閉眼。”
陶慧君拉著祖母的手說道:“祖母放心,還有我呢,我不會不管侄子侄女。”
“你別太管孃家,顧好你自己,早點生個嫡子,才能站穩腳,我看孫女婿是老實人,你剛出嫁,辛苦點,伺候公婆,還有祖父祖母,照顧好相公,妯娌之間,要是有鬧氣的,能讓一步就讓一步,長輩會看著,最主要把相公照顧好,低頭做事,生下幾個孩子後腰板才能挺直,咱家不同別家,這方面最重要。”
陶慧君明白,婆婆的眼神,妯娌的眼神,掃過她的腹部,怕是擔心她會和陶家的其他人一樣。
“祖母,孫女明白,我會做個好媳婦。”
對孫女陶老太太是放心的,剛才也只不過多說幾句,這個孫女自小沉穩,出嫁前也看了大夫,身體沒問題,大夫也說送你這個年齡成親懷孕最好。
這時,袁氏牽著陶浙土來了,她是聽說小姑子回孃家來,趕緊帶兒子來請安。小姑子高嫁,她將來的一兒一女就要靠親姑母提攜,別的不說,希姐兒大了許親都能嫁個好人家。
“小妹回來了。”
陶慧君起身,給嫂子行禮,袁氏忙扶住,一旁的陶浙土給姑母行禮問安。
“土哥兒,來姑母這,姑母給土哥兒帶了好吃的。”
陶慧君開啟回來時去點心鋪子買的糕點,“土哥兒,吃點心。”
“多謝姑母。”
陶浙土拿了一個,靠在陶老太太懷裡吃著。
陶慧君看著侄子,心裡發酸。
大哥二哥長得就像,侄子越長越像二哥,猛一看和大哥也有點像。
都不知祖母天天看到土哥兒,心裡會多難受。
大哥沒的時候,陶慧君十二歲,她最喜大哥,大哥說等他科考,他要來個大三元,讓陶家重整旗鼓,是名副其實的翰林府。
所以大哥一直沒下場,就那年準備下場,突然出了意外沒了,別說祖母要哭死了,就是陶慧君都哭的幾天沒吃飯。
大哥還給她說,不僅要騎馬遊街,還要給她娶個好嫂子回來。
陶慧君玩笑說那就等著媒人把陶家門檻踩爛吧。
八年了,恍然如夢,土哥兒如今都四歲了。
陶老太太看到孫女眼神,有著晶瑩,如何不知孫女想什麼,每次看到土哥兒,面前就浮起大孫子銘辰。
我的辰哥兒,那天還給祖母買了個玉鐲,說玉養人,讓祖母健康長壽。
我寧願用我的壽命換回我的辰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