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不知兒子去了山上,老爺說陽榮來信了,說先生一個好友是當地大儒,帶著學生請教學問,年前再回來。
反正到江氏耳裡的都是好事和好話,她操心陽榮帶的銀子夠不夠,高文林說夠用,他給了先生一些銀子,以防陽榮手頭沒銀子時讓先生給他。
全家人都用善意的謊言哄著江氏,免得她擔心。
高兆等母親訓斥完後,原打算給母親說讓天意去武館,想想算了,讓父親說吧,只要是父親的安排,母親不會反對。
從孃家出來,高兆去了王府,給太妃說了弟弟的去山裡的事,又問靜閒大師是誰,因為賈先生去見靜閒大師,沒準太妃認識。
“靜閒大師呀,就是個出家人,你表舅和大師談的來,一起念念經。”
高兆沒有多問,因為賈先生談的來的人都挺有個性,比如和孃家祖父也算談得來。
等高兆走後,太妃派人把侄子叫來,說了松山寺的事。
賈先生道:“這事我知道,皇上讓靜閒大師重修寺廟,又讓蓋一個佛堂。”
停了一下,小聲說:“我猜皇上要讓老大出家,守陵幾年了,一些老臣又該說什麼是親兄弟,先帝的骨肉,乾脆讓老大“自願”出家,那裡有靜閒大師,比放在京裡好。”
太妃點點頭,沒再說這事。
“只要不是天災就好,馬上要下雪,要是有個天災,百姓受苦。”
雖然這麼想,太妃還是和侄子商量,她去靈虛寺祈福三天。
太妃不準備大張旗鼓,誰也沒帶,兩個嬤嬤跟著,但,最後一天讓人認出,一時間,各府誥命們全部去靈虛寺祈福,並捐了銀子。
有那多心的人在家裡琢磨了,年齡大的想成宗帝要是活著該一百零七,會不會和成宗帝有關?
也巧了,太妃去的最一天是成宗帝誕辰日,她也是想到這個,就去寺裡上上香,因為她是個妾,去不了皇陵,那裡還有個廢皇子。
就是樂安縣主都急忙跑回家問父王去了,阜陽郡王也在府裡嘀咕,他是先帝的大哥,侄子當皇帝不會對他這個皇叔如何,因為之前的黑歷史,他一直縮著,後來老三陳使司給朝廷出力,他才放心,敢在京裡好好呼吸了。
對於皇祖父成宗帝,阜陽郡王印象裡是個嚴肅的老者,在皇祖父跟前戰戰兢兢,那會平武姐弟皇宮裡滿處跑,他見了都是躲著走。
“你別多問,回去老老實實待著,沒事別出門,有事拿銀子出來,別小氣,不夠父王給你。”
樂安縣主乖乖回府,和太婆婆說了父王說的話,羅老太夫人拿出一筆銀子給了樂安讓她備用。
賈先生沒給姑母說,今年會有雪災,他知道皇上那會有訊息,只交代大兒子備好物資,他最近也在靈虛寺和主持暗中準備。
不敢大張旗鼓,就是怕造成人心慌亂。
皇上在宮裡聽到太妃去祈福,思索了下,正好給了安排廢皇子大哥一個理由。